碳达峰·碳中和如何更好落地?看这里
相关推荐
-
影响因子突破28!“首发即夺冠”,这本创刊仅三年的上海“新刊”是如何做到的
28.905!根据国际权威机构科睿唯安最新公布的2021期刊引证报告(JCR),由上海大学联合国际电化学与能源科学院主办的<电化学能源评论>一鸣惊人:首获影响因子即刷新中国本土学术期刊的得 ...
-
碳中和 | 杜祥琬院士:双碳目标下的能源低碳转型
杜祥琬院士: 双碳目标下的能源低碳转型 本文取材自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报 原文标题:杜祥琬院士: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克服巨大困难 6月22日,在人民日报社举办的"2021能源高质量发展论坛&qu ...
-
碳达峰碳中和与能源转型
来源:清华大学气候变化研究院
-
江苏省先进碳材料与可穿戴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先进碳材料与可穿戴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苏州大学能源与材料创新研究院,聚焦有重要发展前景和重大创新机遇的新能源与新材料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力争在引领性和原创性能源材料和技术进步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
-
UC头条:王国法院士: 能源革命不是把煤炭“革”掉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去化石能源化"等论调铺天盖地,甚至有观点提出,30年后煤炭工业将不复存在.那么,煤炭到底有没有未来?中国工程院院士.煤矿智能化创新联盟理事长王国法表示,在 ...
-
甲醇经济有望疏通氢能发展“堵点”
近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院士张涛公开表示,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制取绿氢,再和二氧化碳结合生成方便储运的绿色甲醇,是通向零碳排放的重要路径. 在氢的制.储.运.加环节成本居高不下,基础设施建设跟进缓慢的背 ...
-
追光者李灿院士:“液体太阳”——人类的清洁能源
化石资源的过度利用将造成能源危机.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等严峻的生态问题.若全球变暖以目前速度持续下去,将给人类导致极其可怕的灾难.目前,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汽油.柴油等液体燃料的短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 ...
-
碳中和 | 丁仲礼院士: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
丁仲礼院士: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 本文取材自: 丁仲礼院士: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中科院学部"碳中和"咨询项目简介)[2021中科院学部学术年会] 5月 ...
-
[首藏作品](6890)坚持全国一盘棋 找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科技“最优解”
坚持全国一盘棋 找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科技"最优解"9月25日,参观者在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现场体验一款可用于冬奥场馆交通运营的智慧系统.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本报记者 陆成宽&q ...
-
16位院士谈氢能:关注制氢成本与氢储运,强调做好氢能示范推进
通常而言,工业化制氢路线主要包括水电解制氢.煤炭气化制氢.天然气制氢.生物质气化制氢.可再生能源制氢等.其中,又以煤炭气化制氢最受青睐在几种制氢路径中,煤制氢最具经济性. ************** ...
-
首届海峡两岸暨港澳能源青年学者论坛成功举办:“能源保供”成热点话题!呼吁不要“妖魔化”煤电!
首届海峡两岸暨港澳能源青年学者论坛成功举办 "能源保供"成热点话题!呼吁不要"妖魔化"煤电! <中国电力报>记者 冯义军 安栋平 首届海峡两岸暨港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