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二十)永王之乱,来自帝国东南的较量
相关推荐
-
中晚唐权力格局是怎样构筑的?
唐代宗在位十多年时间里,把中晚唐的权力格局基本固定了. 这个权力格局的主要特色,就是宦官系统占据了帝国的主导地位.宦官系统不但拥有决策权.地方监察权.经济权力.更拥有了禁军指挥权. 当时的禁军渐渐成为 ...
-
扁舟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十八)陈涛斜之战
燕军攻陷唐帝国首都长安后,不但没有就此势如破竹,反而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内部也接连出现问题,部队实力一再被削弱,最后成了龟缩在首都附近的一支孤军.燕军面临的种种不利局面,难免让很多人产生这样的错 ...
-
扁舟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十六)到了皇帝们开条件的时刻
前后三天的时间,小皇帝和老皇帝都发表了各自的"告全国人民书",我们有必要了解下,这种告全国人民书到底意味着什么. 全国的民众,全国的将士,全国的军政大佬们,都会仔细的阅读这类皇帝的 ...
-
扁舟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十四)杨国忠与杨贵妃
在杨贵妃一步登天之前,杨国忠已经在基层摸爬滚打多年,他从军队干起,屯田工作干得非常出色,从而凭借自己的能力政绩,在地方上当到了县尉,成为了一个年轻的实权处级干部.如果换到现代的语境,大体相当于一个年轻 ...
-
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十二)马嵬坡的决裂
聚集了西北军几乎所有机动兵力的唐军精锐部队,出人意料的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在灵宝之战中全军覆灭,连带潼关也跟着失守.当这个消息传到长安城大明宫中的时候,皇帝处于极度的震惊之中,无法置信.以至于他接连问了 ...
-
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十五)太子登基,新皇帝诞生
马嵬坡之变后一个月,公元756年七月十五日,唐帝国皇帝李隆基发布了一篇<告全国人民书>: 我唐受命百有十载,德泽浸于荒裔,声教被于殊邻,绍三代之统绪,综百王之礼乐. -- 永王璘.盛王琦. ...
-
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 (十)哥舒翰含泪出征
公元756年六月四日,在皇帝的一再催促下,主帅哥舒翰终于率领驻扎在潼关的主力部队,离开潼关,向洛阳方向进发,于六月七日抵达灵宝西原,并与燕军崔乾佑部遭遇.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继南线战场的滍水之战.河 ...
-
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十七)攻克长安后燕帝国的局势变换
当灵宝之战唐军十多万部队全军覆灭,潼关随之失守的消息传来的时候,不仅仅是唐帝国皇帝李隆基难以置信,对燕帝国皇帝安禄山来说,也是难以想象的意外之喜,燕帝国需要花时间来消化这个好消息,也需要花时间来全盘规 ...
-
扁舟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十三)杨贵妃,八卦的制造机
随着马嵬兵变,天翻地覆,杨国忠和杨贵妃的生命也走向了终结,他们的人生的辉煌与落寞的背后,留给人们无尽的遐想与感慨. 写这个系列的时候,我对这个系列本身有自己的定位,希望是一部通俗有趣但却绝对严肃的作品 ...
-
扁舟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十一)灵宝之战
公元756年六月八日拂晓,唐军向驻扎在稠桑原的燕军发动进攻,以期快速通过这段狭窄的谷地,向洛阳方向挺进,决定两大帝国命运的灵宝之战就此打响. 唐军的战斗部署如下: 部队分为三部,以大约五万河西陇右精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