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十一)灵宝之战

(0)

相关推荐

  • 函谷关

    函谷关 文/朱鸿 函谷关地理复杂,历史复杂,自商周以来,它就反复惊世,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显然难以透彻认识它.近乎30年,函谷关一直在我的想象和理解之中. 既是长期谋划,又是俄顷冲动,终于选在冬日,我冒 ...

  • 燕云十八骑究竟有多厉害?这支骑兵部队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很多人都不了解燕云十八骑,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相信熟悉<隋唐英雄传>的朋友都会知道,在靖边侯罗艺麾下,有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骑兵队伍.这支名叫燕云十八骑的骑兵部队,是由十八个无 ...

  • 扁舟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二十)永王之乱,来自帝国东南的较量

    756年到757年的冬春之交,西北朝廷小皇帝的枪杆子钱袋子越抓越稳,而帝国的东南也出现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在帝国的财税重地东南,出现了一个反革命集团,而这个反革命集团的头子,竟然是小皇帝的弟弟 ...

  • 扁舟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十八)陈涛斜之战

    燕军攻陷唐帝国首都长安后,不但没有就此势如破竹,反而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内部也接连出现问题,部队实力一再被削弱,最后成了龟缩在首都附近的一支孤军.燕军面临的种种不利局面,难免让很多人产生这样的错 ...

  • 扁舟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十六)到了皇帝们开条件的时刻

    前后三天的时间,小皇帝和老皇帝都发表了各自的"告全国人民书",我们有必要了解下,这种告全国人民书到底意味着什么. 全国的民众,全国的将士,全国的军政大佬们,都会仔细的阅读这类皇帝的 ...

  • 扁舟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十四)杨国忠与杨贵妃

    在杨贵妃一步登天之前,杨国忠已经在基层摸爬滚打多年,他从军队干起,屯田工作干得非常出色,从而凭借自己的能力政绩,在地方上当到了县尉,成为了一个年轻的实权处级干部.如果换到现代的语境,大体相当于一个年轻 ...

  • 扁舟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十三)杨贵妃,八卦的制造机

    随着马嵬兵变,天翻地覆,杨国忠和杨贵妃的生命也走向了终结,他们的人生的辉煌与落寞的背后,留给人们无尽的遐想与感慨. 写这个系列的时候,我对这个系列本身有自己的定位,希望是一部通俗有趣但却绝对严肃的作品 ...

  • 扁舟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五)暗流涌动的朝廷

    安禄山发动的叛乱给帝国的政治中枢带来了巨大的地震.尤其是当叛军三下五除二横扫了河南战场的时候. 对于皇帝来说,一个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铺天盖地的攻击向杨国忠涌来. 以后世的史书记载,以一般人的理解,杨国 ...

  • 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四十一) 真在的决战,千年前的货币战争(上)

    邺城决战惨败,帝国遭遇了军事上的沉重打击,不过按照常理来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唐军的损失撑破了天也就三四万人,之前的灵宝之战.陈涛斜之战,哪次不比这次损失大,帝国也还是挺过来了. 燕帝国即便赢得了一场辉 ...

  • 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四十九) 无言的结局

    皇帝费劲千辛万苦发起的开源节流计划,最终以惨败告终,好几个皇帝亲自任命的军区司令被杀. 无可奈何之下,皇帝又把他那慈祥的目光,望向了远方那美丽的东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经过了一年的折腾,帝国中央 ...

  • 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四十七) 彻底崩盘的燕帝国

    伴随着邙山之战的获胜,河阳和怀州很快就被燕军攻占,燕军再次出现了此前安禄山南下席卷时的有利局面,完整的控制了黄河以北.太行山以南,可以后顾无忧的西进陕郡.潼关,局势似乎再次向燕军有利的方向发展.然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