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藏文明的形成与多民族中国文明发展史
相关推荐
-
浙大东方论坛·文明之光讲座预告 | 吉尔吉斯楚河流域的唐朝佛教遗迹与遗物
浙大东方论坛·文明之光系列讲座预告 吉尔吉斯楚河流域的唐朝佛教遗迹与遗物 主讲人:张建林(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西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访问学者) 主持人:谢继胜(浙江大 ...
-
馆藏精品丨明永乐款铜鎏金观音菩萨立像(二)
明永乐款铜鎏金观音菩萨立像,无论是体量之大.工艺之精.体态之美,都堪称达到了我国古代金铜造像艺术的巅峰,是明代永宣风格金铜造像的代表之作. 观音直立于仰覆莲座上,身体略侧扭,身材比例协调,线条圆润流畅 ...
-
唐代碑志中的羌人
吴明冉 曾晓梅 严木初 [关键词]羌人 唐代 碑志 宗教 [内容提要]魏晋南北朝时古羌人大量内迁 ...
-
敦煌有多伟大,它就有多遗憾
物道君语: 敦煌的莫高窟.榆林窟壁画尽人皆知, 但百余年前由此失落的敦煌绢画却鲜为人知, 随历史沉浮颠簸流离,散落世界,不再现于国人目力所及处, 今日,物道君为你开启尘封许久的回忆,端倪这泛起的浪花- ...
-
黄河三峡中藏有古迹,迄今1600余年,堪称“中国唯一”早期石窟
近期看完了<河西走廊>纪录片,脑海里一直回绕着其主题曲<河西走廊之梦>,也勾起了我曾在甘肃旅行时,所看到过的一景.这一景藏在黄河三峡中,藏在丝绸之路上,藏在河西走廊中,藏在人烟 ...
-
首都博物馆藏古代佛像艺术-藏传造像部分
首都博物馆(Capital Museum)简称首博,位于长安街西延长线上.白云路的西侧,复兴门外大街16号.是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的佛像 ...
-
丝绸之路上的“凉州文化”
两千多年前,一位名叫张骞的使者,穿越河西走廊,历经千难万险,完成了"凿空之旅".此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派霍去病出击匈奴,进占河西走廊,"列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 ...
-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文明从未中断过的民族,文明从未被摧毁
屹立东方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为什么绵延不断?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好好读读这篇文章! 此刻,我枯坐在静静的清华园里写下此篇文章,就是担心当今和未来的人们在历史书上往往看不到一些很关键的东西. 我们有些 ...
-
四大文明古国中,为何仅中国文明的王权,能始终压制神权?
一.与古埃及法老分庭抗礼的的阿蒙神祭司 "阿蒙祭司长"阿蒙霍特普(左)和法老拉美西斯九世(右) 阿蒙神作为埃及帝都底比斯的守护神,埃及人把国家的富强都归功于阿蒙神的庇佑,法老则利用 ...
-
为何古埃及、苏美尔文明有6000多年,而中国文明只有3700年?
华夏五千年历史是中国的普遍认知,但是也有不少学者认为中国文明应该从商代算起,这样一来中国便只有3700年的文明史了.而中国之外诸如古埃及.苏美尔.古巴比伦文明都有五六千年历史,因此甚至还有人认为中国文 ...
-
文明起源 中国文明起源的诸问题、中国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几个特点
<中国文明起源的诸问题> 佟柱臣<纪念城子崖遗址发掘六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第54~64页齐鲁书社1993年 本文从诸多方面对中国文明起源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总结.中国文明起源 ...
-
制度文明:陶寺文化对中国文明的贡献
15分钟前 一 引 言 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晋南的陶寺文化,在距今4300年~4000年前,进入了邦国,成为中国文明核心在中原形成的起点.苏秉琦先生最早关注陶寺文化与中国文明的关系,着眼于考古学文化 ...
-
汉藏同域,文明瑰宝|辽宁博物馆佛教造像及历史沿革
前言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为释迦牟尼佛,后被尊为释祖或佛祖."佛"为古印度梵语音译"佛陀"的简称,意为智者或觉者.佛教在中国有二千余年的悠久 ...
-
联通汉藏民族的“黄金桥”——唐蕃古道陕西、甘肃、青海段遗珍赏析
唐蕃古道是公元 7 世纪初随着唐蕃关系的日益密切而开通的,它是中原王朝与西藏高原吐蕃王朝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要道,其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先秦至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所开辟的&qu ...
-
略论“汉藏民族走廊”之民族历史文化特点
一 我国之地形,西高东低,故大多数江河均为自西向东流.但在东经95度至105度间,却有数条大江自北而南奔流而下,将青藏高原东部.川西北台地和云贵高原纵切出一条条深谷,这些低浅的河谷贯通南北,为我国西北 ...
-
非洲古代民族与文明:干达人与布干达王国
一.干达人 干达人(Gandas),东非乌干达民族.又巴干达人.瓦干达人称.为国内第一大民族.主要分布在乌干达中部和南部及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另有部分分布在坦桑尼亚西北部.属尼格罗人种班图类型,包括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