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读书】孙云晓:儿童最需要培养的品质是什么?
相关推荐
-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最好的教育,不是成绩好,而是逆商教育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最好的教育,不是成绩好,而是逆商教育
-
如何教出乐观的孩子?
你的孩子在家做数学作业,又一次被数学的逻辑所困扰,哭丧着脸说:"我觉得我永远也学不好数学了." 这个时候,作为家长的你会怎么做呢?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你就继承了我数学不 ...
-
如何帮助孩子走出“习得性无助”
说到习得性无助,首先想到的就是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做的那个著名的实验: 塞利格曼把狗关在笼子里,每次蜂鸣器一响,就给狗施以难以忍受的电击,狗被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实施多次电击之后,塞利格曼把笼子打开,之后 ...
-
积极心理学之父:如何教孩子习得乐观?正确看待不合理信念
习得性无助让人们把失败归因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放弃尝试的勇气和信心.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是孩子产生习得性无助.悲观的重要来源.如何拥有正确的解释风格,学会精准反驳不合理信念?具体可以怎样做?父母需要做 ...
-
教会孩子乐观的技能,从摆脱“习得性无助”开始|(内附音频)
比起成功,乐观对孩子来说更具意义,更具有价值. 题记 这是一篇讲书稿 大家好,今天为您解读的这本书是<教出乐观的孩子> 有家长说,我是一个有着悲观情绪的人,希望我的孩子是乐观的. 当然,孩 ...
-
17岁富二代却已退学三次,无法坚持的学业究竟为何?
许久未联系的明治,突然给我打来电话,我预感不好,真被我说中了,他再次选择了退学. 明治家庭条件殷实,父母都是大型企业高管,属于金领阶层,明治17岁了,一个人住一套100多平的房子,雇了保姆,负责料理日 ...
-
风靡全球的心理学新发现:孩子成绩好, 最重要的不是聪明, 而是这种能力!
美国心理协会主席.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研究发现:在学校中,聪明的学生不一定是成绩好的学生,成功是属于足够聪明又乐观的人.他认为,乐观是一种解释风格,而不是一种普遍的人格特质. 父母培养孩子 ...
-
80%的父母, 都理解错了“挫折教育”
'又有孩子跳楼了',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这样的新闻见诸报端,每次看着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没有了,都让人心头一颤.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没经历过什么真正的挫折,家长有时为了让孩子有抗挫力,时不时地&quo ...
-
孩子不愿意学钢琴就放弃?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告诉你做决定背后,家长所要考虑到的重要因素
文 / 诺妈 "妈妈,我不想学钢琴了!妈妈,我不想学画画了!--" 明明当初是孩子点头同意去学习,明明最初看他兴致浓浓,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孩子却告诉你:他不喜欢了,他不愿意学了! ...
-
教育说||孙云晓:儿童最需要培养的是自信心、兴趣和习惯
如果有人问我儿童最需要培养的品质是什么?我会说自信心.兴趣和习惯,并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儿童教育目标.没有浓厚的兴趣,就没有成长的动力:没有良好的习惯,就没有成长的保障:而兴趣与习惯都离不开自信心这个基础 ...
-
孙云晓生活感悟|寻根过程是极好的家庭教育,也是爱国教育
生活感悟·2 树有根,水有源,人有家族历史.对于自己的祖先不知不敬的人应当羞愧.很多人会感到无辜,因为摧毁家族传统的力量曾经难以抵挡.今天欣逢盛世,我们需要以虔诚之心认祖归宗,不仅寻找回自己的家训家规 ...
-
孙云晓:《有尊重才有教育》自序
判断一种教育是否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最简单也最准确的标准就是看是否尊重孩子. 让我们来看两个案例,案例一 钟女士5年前离婚,独自一人带着16岁的女儿阿芳生活.钟女士为了让孩子过上衣食 ...
-
孙云晓:回归生活教育是化解“成绩焦虑”的长线思维
■父母爱孩子应为之计深远,为孩子深远谋划就不能只着眼于一城一池.一次作业分数.一次考试成绩,而要规划孩子在更久远的未来的综合能力 ■教育两个字拆开来,学校主要负责"教",是知识的传 ...
-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我们的教育总是把目标定在天上
1992年,青少年问题专家孙云晓在采访中日少年探险夏令营时发现,和同龄的日本孩子相比,中国孩子身上存在很多缺点,比如独立性差.不能吃苦.没有环保意识等等.2006年年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了< ...
-
孙云晓等专家讲家庭教育: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孙云晓等专家讲家庭教育: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
孙云晓和尹建莉讲家庭教育:做孩子的榜样
孙云晓和尹建莉讲家庭教育:做孩子的榜样
-
孙云晓|让孩子在试错中走向独立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定要经历一些磨难.磨难是人生最好的历练,大凡有作为的人都是在磨难中成长起来的.如果大人替孩子打理好一切,化解掉所有麻烦,让其一时顺利了,却有可能会换来孩子终生的软弱和依赖. 在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