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说||孙云晓:儿童最需要培养的是自信心、兴趣和习惯
相关推荐
-
《习得性无助》——如何从无力中走出来
发布时间:2021-07-03 01 习得性无助动物实验背景 1967年,塞利格曼和同事们对狗狗进行了一个实验,他们在实验中先是将狗固定在架子上进行电击.之后,他们把狗放在一个狗狗只要跳过板墙就可以回 ...
-
如何帮助孩子走出“习得性无助”
说到习得性无助,首先想到的就是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做的那个著名的实验: 塞利格曼把狗关在笼子里,每次蜂鸣器一响,就给狗施以难以忍受的电击,狗被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实施多次电击之后,塞利格曼把笼子打开,之后 ...
-
自卑的表面原因千千万,本质是习得性无助
自卑的表面原因千千万万,本质是习得性无助. 什么是习得性无助呢? 我们刚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没有谁穷谁富.谁美谁丑.谁高谁矮的概念.随着我们慢慢长大,有人因为长相而自卑,有人因为贫穷而自卑,有人因为 ...
-
教会孩子乐观的技能,从摆脱“习得性无助”开始|(内附音频)
比起成功,乐观对孩子来说更具意义,更具有价值. 题记 这是一篇讲书稿 大家好,今天为您解读的这本书是<教出乐观的孩子> 有家长说,我是一个有着悲观情绪的人,希望我的孩子是乐观的. 当然,孩 ...
-
风靡全球的心理学新发现:孩子成绩好, 最重要的不是聪明, 而是这种能力!
美国心理协会主席.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研究发现:在学校中,聪明的学生不一定是成绩好的学生,成功是属于足够聪明又乐观的人.他认为,乐观是一种解释风格,而不是一种普遍的人格特质. 父母培养孩子 ...
-
80%的父母, 都理解错了“挫折教育”
'又有孩子跳楼了',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这样的新闻见诸报端,每次看着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没有了,都让人心头一颤.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没经历过什么真正的挫折,家长有时为了让孩子有抗挫力,时不时地&quo ...
-
孩子不愿意学钢琴就放弃?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告诉你做决定背后,家长所要考虑到的重要因素
文 / 诺妈 "妈妈,我不想学钢琴了!妈妈,我不想学画画了!--" 明明当初是孩子点头同意去学习,明明最初看他兴致浓浓,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孩子却告诉你:他不喜欢了,他不愿意学了! ...
-
【教育读书】孙云晓:儿童最需要培养的品质是什么?
[教育读书] 孙云晓:儿童最需要培养的品质是什么? [作者简介]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
-
孙云晓生活感悟|寻根过程是极好的家庭教育,也是爱国教育
生活感悟·2 树有根,水有源,人有家族历史.对于自己的祖先不知不敬的人应当羞愧.很多人会感到无辜,因为摧毁家族传统的力量曾经难以抵挡.今天欣逢盛世,我们需要以虔诚之心认祖归宗,不仅寻找回自己的家训家规 ...
-
孙云晓:《有尊重才有教育》自序
判断一种教育是否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最简单也最准确的标准就是看是否尊重孩子. 让我们来看两个案例,案例一 钟女士5年前离婚,独自一人带着16岁的女儿阿芳生活.钟女士为了让孩子过上衣食 ...
-
孙云晓:回归生活教育是化解“成绩焦虑”的长线思维
■父母爱孩子应为之计深远,为孩子深远谋划就不能只着眼于一城一池.一次作业分数.一次考试成绩,而要规划孩子在更久远的未来的综合能力 ■教育两个字拆开来,学校主要负责"教",是知识的传 ...
-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我们的教育总是把目标定在天上
1992年,青少年问题专家孙云晓在采访中日少年探险夏令营时发现,和同龄的日本孩子相比,中国孩子身上存在很多缺点,比如独立性差.不能吃苦.没有环保意识等等.2006年年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了< ...
-
孙云晓等专家讲家庭教育: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孙云晓等专家讲家庭教育: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
孙云晓和尹建莉讲家庭教育:做孩子的榜样
孙云晓和尹建莉讲家庭教育:做孩子的榜样
-
孙云晓|让孩子在试错中走向独立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定要经历一些磨难.磨难是人生最好的历练,大凡有作为的人都是在磨难中成长起来的.如果大人替孩子打理好一切,化解掉所有麻烦,让其一时顺利了,却有可能会换来孩子终生的软弱和依赖. 在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