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晓:《有尊重才有教育》自序
相关推荐
-
父母当得怎样,特别能表明一个人的教养
4月30日,国际不打小孩子日.是的,世界上还有一个节日专为挨过打的孩子在发声!在中国,不少家长的"动手理念"是,孩子不打不成器.打打打,骂骂骂,以摧毁一个孩子的手段,怎能教养出一个 ...
-
乐于学习的秘密151:如何正确解决打压式教育
用鼓励和赞扬代替打压 英国著名教育家史宾塞说:"对孩子的一次喝彩,胜过百次训斥.喝彩和鼓励,可以让自卑的孩子走出泥沼." 鼓励孩子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动力,还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孩 ...
-
孙云晓:尊重孩子的九个法则
对于当下的父母来说,要学会尊重孩子,其实并不难.关键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相信孩子是独一无二的 相信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也许他不能成为音乐家,但他可能成为音乐教师:也许他不能成 ...
-
孩子不愿意学钢琴就放弃?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告诉你做决定背后,家长所要考虑到的重要因素
文 / 诺妈 "妈妈,我不想学钢琴了!妈妈,我不想学画画了!--" 明明当初是孩子点头同意去学习,明明最初看他兴致浓浓,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孩子却告诉你:他不喜欢了,他不愿意学了! ...
-
孙云晓生活感悟|寻根过程是极好的家庭教育,也是爱国教育
生活感悟·2 树有根,水有源,人有家族历史.对于自己的祖先不知不敬的人应当羞愧.很多人会感到无辜,因为摧毁家族传统的力量曾经难以抵挡.今天欣逢盛世,我们需要以虔诚之心认祖归宗,不仅寻找回自己的家训家规 ...
-
【教育读书】孙云晓:儿童最需要培养的品质是什么?
[教育读书] 孙云晓:儿童最需要培养的品质是什么? [作者简介]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
-
孙云晓:回归生活教育是化解“成绩焦虑”的长线思维
■父母爱孩子应为之计深远,为孩子深远谋划就不能只着眼于一城一池.一次作业分数.一次考试成绩,而要规划孩子在更久远的未来的综合能力 ■教育两个字拆开来,学校主要负责"教",是知识的传 ...
-
教育说||孙云晓:儿童最需要培养的是自信心、兴趣和习惯
如果有人问我儿童最需要培养的品质是什么?我会说自信心.兴趣和习惯,并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儿童教育目标.没有浓厚的兴趣,就没有成长的动力:没有良好的习惯,就没有成长的保障:而兴趣与习惯都离不开自信心这个基础 ...
-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我们的教育总是把目标定在天上
1992年,青少年问题专家孙云晓在采访中日少年探险夏令营时发现,和同龄的日本孩子相比,中国孩子身上存在很多缺点,比如独立性差.不能吃苦.没有环保意识等等.2006年年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了< ...
-
孙云晓等专家讲家庭教育: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孙云晓等专家讲家庭教育: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
孙云晓和尹建莉讲家庭教育:做孩子的榜样
孙云晓和尹建莉讲家庭教育:做孩子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