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很少写诗,这一场恶仗下来,他却欣然赋诗一首
相关推荐
-
刘伯承大别山历险记
解放战争初期,南线局势的核心还是大别山.刘邓挺进大别山后,一向与蒋介石不和的桂系白崇禧,此次却一改常态,对于执行围剿刘邓部队的命令执行的非常坚决.因为华中地区是桂系经营多年的老巢,如果丢了华中,对于桂 ...
-
内战初起,刘邓大军拿该军祭旗;想不到挺进大别山第一仗也是灭它
国民党军第40军即使在冯玉祥西北军序列中也是不受重视的杂牌部队,却是从1933年长城抗战开始就与日寇多次交锋的抗战劲旅:1938年台儿庄会战期间,该军奉命死守临沂,打到最后连炊事班都上了前线,仍然死战 ...
-
晋冀鲁豫大军挺进大别山仅数月,为何就被迫分兵,看看对手的手段
编辑搜图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形势图 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人从豫北地区兼程南下,连续突破黄河.淮河等多道河流防线,于8月27日抵达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区,完成 ...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示意图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示意图 发布人: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8-09-25
-
1947年,刘邓大军身陷绝境,地下党员廖运周悄悄让出一条生路
1947年8月7日,邓公和刘伯承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开始了一个宏大的计划--千里越近大别山,这一招直插敌人的心脏,可谓军事史上的经典.战士们连续打了几场胜仗,士气无比高涨,但是他们没有预料到,一场大危机 ...
-
迷惑敌人,刺向蒋军心脏的利剑出鞘!
三出陇海路 1947年8月6日,刘伯承.邓小平下达了挺进大别山的预备命令.命令规定了3路开进的路线和目标.为着更利于主力隐蔽地突然实施跃进,又令第十一纵队和冀鲁豫军区部队,在鲁西南地区积极开展攻势活动 ...
-
刘邓杀出一条血路,进入大别山
<雄关漫道真如铁>背河反击(13):跃进 8月7日夜,正当坐镇开封的蒋以30个旅分路向鲁西南合击时,刘邓部12万人兵分三路,突然甩开国军,向大别山挺进. 8月11日,中原局.野直.2纵在虞 ...
-
《诗词大会》导师郦波,为啥喜欢写诗却很少写诗?网友:被骂怕了
不知从何时起,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掀起了一波诗词的热度,这时的人们纷纷找出之前买来压箱底的古诗词,开始陶冶情操. 而且也有越来越多的节目开始在古诗词这方面进行倡导和发扬,而<中国诗词大会>无疑 ...
-
逆袭成功的李贺被当众怀疑,欣然赋诗一首,写下千古绝句
在隋朝之后,唐朝统一中原,自唐高祖李渊开创朝代以来,唐朝是在我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也是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初唐时期几位君王十分奋发图强,都是文武双全的全才,所以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为后期的盛唐时 ...
-
李白斗诗失败非常不甘心,十几年后赋诗一首,成为千古佳作
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的夏天,李白和好友韦冰游玩江夏,并一同来到了黄鹤楼.当时的李白可是名满天下,身后跟随的粉丝也是摩肩接踵,李白此次来黄鹤楼,就是想为黄鹤楼题一首代言诗. 李白慢悠悠地在黄鹤楼的 ...
-
虞世南很少写碑,68岁时撰文并书写的《孔...
虞世南很少写碑,68岁时撰文并书写的<孔子庙堂碑>,整体气象平和,宁静浑穆,恬静优雅,是其最著名的代表作.碑文记载唐高祖五年,封孔子二十三世后裔孔德伦为褒圣侯,及修缮孔庙之事. 据传此碑刻 ...
-
赵匡胤问李煜:听说你很会写诗?李煜回复10个字,流传1000多年|宋太祖|李清照|宋太宗
在几千年的文学界中,一直有这样一种说法:"男人中有李后主,女人中有李易安",但是很多人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实际上,明末清初的学者陈谦说了这句话,而且还有下半句.换句话说,李清照和李 ...
-
为什么,我很少写修复感情的文章
有时候,我会收到这样的信息: 艾老师,你能不能多写点关于修复感情的文章? 这方面文章其实我也写过,不过确实很少,这个问题之前我也做过一些说明,主要是因为自媒体平台,关于如何修复感情,重建关系的文章,已 ...
-
【父亲节专刊】英国《今夜,风华很想写诗》 文:司南||诵:面对大海
今夜,风华很想写诗 文:司南||诵:面对大海 图文编辑:花开半夏 时钟滴答的过去 网浪的这一波也逐渐谢幕 寂寞的老鸟重归寂寞 繁忙的机器继续繁忙 温暖的风已止 老树沉思地耷拉着黄叶 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 ...
-
他一辈子很少写爱情,但一出手就是千古绝唱
来源:诗词中国2021(ID:shicizg) 他出生的时候,姜夔.杨万里.陆游等人正活跃在南宋文坛. 他去世的时候,文天祥刚刚进士及第. 他在战火中抚养过"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 ...
-
杜甫很少写美女,却在此诗中将一位弃妇,描绘得清丽出奇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女子的社会地位很低,但是,在文学作品中,女子出现的频率却不低.而且,从<诗经>开始,就出现了以女子口气的诗歌,到了唐朝,闺怨诗更是盛极一时.唐宋文人风流倜傥,笔下女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