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古代御医们的生发妙方

医方康品
公众号

头发,不仅起着保护头颅的作用,对于人们的仪表美容也有着极重要的影响。当然,在封建王朝时代一般劳苦的人们,对自己头上的十余万根头发,并不会有过份的兴趣。

但对于处在“至尊”之位的帝、后,对这些每根只有0.05-0.125毫米粗的头发,却是极为重视的,因为一缕青丝,不仅反映了他(她)们的健康状况,更影响着他(她)们的仪容。在现存清代宫廷医药档案中,也确实保存着慈禧、光绪用于头发的若干药方。

其中令发易长方,是用东行枣根之蒸出物涂发;

或用桑叶、麻叶煮水洗。

有令发不落方是用榧子、核桃、侧柏叶捣烂,泡雪水内,梳头。

(详见《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华书局,1981年)。

这些医方是否确有令发易长之效,今人尚未作实际观察。但宫廷中竞相用之,或有一定效验。

中医学认为,肾之华在发,发为血余。《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丈夫八 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明代李梃《医学入 门》指出,血盛则发润,血衰则发衰。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曰:“若血盛则荣于头发,故须发美;若血气衰弱,经脉虚竭,不能荣 润,故须发秃落”。

巢氏还指出,常梳头可使“血液不滞,发根常牢”。

血热也能造成发落,元代张从正《儒门事亲》谓,人年少发早白落或   白屑者,此血热而太过也。

《医学入门》还认为,胆合膀胱,上荣毛发,风气盛则焦燥,汁竭则枯也。从上述认识出发,欲令发易长,当据不同情况,施补肾、养血、活血、凉血或祛风之法。

或谓御医为太后、皇帝的头发冥思苦想拟方以邀功,其实,古代医书也有记载。

唐代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载治秃顶又方:“东行枣根长三尺,以中央安甑,中心蒸之,以器承两头汁,涂头发即生”,并附注:“《肘后》作桑根”。该书载须发堕落令生长又方:“麻叶 桑叶 右二味以泔煮,去滓,沐发七遍,长六尺”。前方又收入《太平圣惠方》等书,后方亦收入《本草纲目》等书。此即一般医生令发易长方方一般来源。

发之易落与否,亦主要在于肾精、气血之充实与否。若肾衰、血虚,或血热,或头脂过多,或生虫生癣,均使头发易脱落。医方中有用榧子、核桃、侧柏叶等。

古代医书中用辛温芳香药于生发、乌发亦多有记载,如《备急千金方》中即有用零陵香、细辛、白芷、藿香、辛夷、蜀椒、丁香、甘松香等,《医方类聚》载有生发作用的生秃乌云油和金珠绿云油,亦有白芷、零陵香、川椒,沉香、丁香等药,系将药浸于油中,取治擦头上,近于今日之头油。

以上均系保护头发促其正常生长的外治用方,至于内服药治疗,宫中多以滋肾养肝、生精补血等法,与外治用药有所不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清代宫廷中亦使用中药染须发,如有“天下乌须第一方”者。我国古代医书中也早有许多染发方的记载,大大早于近代的化学染发法。成书于公元七世纪中期的《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有“染须发方”。

社会发展至今日,人们对于仪表美容的要求更高了。研究如何使头发易长、不易落,保持其健康润泽之姿色,已受到医药及化妆品工作者的重视。无疑,从祖国医药学的宝库,包括清代官廷医学的经验中,将有不少值得参考学习借鉴之处。

点关注!看更多相关内容

杏林飘香

杏林飘香,专注中医!每天分享中医类优质文章、推荐中医名家名师名方,分享中医药知识干货、免费赠送中医电子书籍等。传承中医文化,传播中医知识~
公众号

(0)

相关推荐

  • 朱进忠老先生治疗头发早白一例

    [临床经验] 朱进忠老先生治疗头发早白一例 freedfan [头发早白] 张××,女,20岁. 几年以来,头发日渐变白,最近1年多以来,几乎有1/5的头发已经变为白色.细察其证,除头发有1/5已经变 ...

  • 白发脱发别怕,水杯里泡4味中药,养血润发,头发乌黑浓密起来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须发早白这个事儿.前些天,我在直播的时候,有网友们问过这件事儿.今天在这里,再跟大家讲讲. 白发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种最为常见,就是耗气伤血.现代忙碌的人越来越多,熬夜的人越来越多,焦 ...

  • 古代御医用一药方抗瘟疫,增强免疫预防新冠肺炎

    中医治疗新冠肺炎此现代瘟疫,和古时的瘟疫有何不一样?如何将两千多年前的医药智慧,成功用于治愈新冠病患?李宗恩中医师分享古御医们预防瘟疫的一道方剂,帮助通利人体三焦水道,提升预防新冠的抵抗力. 新型冠状 ...

  • 15种生发妙方

    引起头发脱落的原因众多,其治疗方法也是丰富多彩,归纳要点,概分为内治.外治与针刺三大类十五法. 内治法 一.凉血生发法 适用于血热生风所致脱发,患者多系年轻体壮,血气方刚,头部烘热,突然出现头发呈圆形 ...

  • 15种生发妙方(偏方加针灸)

    医者学习交流 公众号 传承中医文化,传播健康知识,向老师致敬! 引起头发脱落的原因众多,其治疗方法也是丰富多彩,归纳要点,概分为内治.外治与针刺三大类十五法. 内治法 一.凉血生发法 适用于血热生风所 ...

  • 古代御医属于什么水平?为啥名医都不愿入宫,而是待在民间?

    在一些古装宫廷剧中,我们总是能够看到御医的出现,他们似乎在医学方面无所不能,只要是宫中的贵族生了病,在大部分情况下,都能够治得好,可见这些御医的水平都并不低.有不少人认为,若真的医术不佳,肯定也不会进 ...

  • 一个古代妙方:三和散

    一些名方在运用中,常被发现效用极广.比如六味地黄丸所治病症,远远超出了其治小儿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本意. 而宋代官修医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则最喜欢在方下列一大段所治,就像给人喂食,让人 ...

  • 一个古代妙方:还少丹

    年少之时,精血充沛,心神稳定,每天睡的香,蹦的欢.到得中年,精血虚损阴阳两虚,原本最喜欢到心串门的肾水,也像人老了般精力不剂迈不动脚,令心很不安. 心是君主之官,肾是作强之官,相当于一个指挥,一个动力 ...

  • 古代中医香身妙方特效方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章,曾提到薛宝钗为了治疗痼疾所用的一个方子--冷香丸.其制法是将春天的白牡丹蕊.夏天的白荷花蕊.秋天的白芙蓉蕊.冬天的白梅花蕊各十二两收集研磨,加上"雨水&q ...

  • 每日一膳 | “六一”到,小儿防疫需知“脾常不足”,古代名医妙方“三豆饮”+“葱豉葛根汤”管用~广东省中医院杨志敏教授今日推荐

    原创 最关注您健康的 广东省中医院 昨天 团队医学导师: 知名养生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教授 [毎日一膳]或汤,或菜,或粥,或糖水,或茶,尽显岭南饮食之文化,中医药膳之精华.感恩 ...

  • 揭秘古代皇帝补肾的灵验妙方

    众所周知,补肾是我们所有人的需要的,同时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古代皇帝也会补肾,但是他们究竟是怎样补的呢?身上有哪些穴位可以补肾呢?补肾的方法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皇帝都有无数的女人,自然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