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青霉素类头孢类药物用不好?看这些跟高效用药有关的技术你了解和会用多少?

在兽医诊疗工作中,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或头孢类药物治疗畜禽细菌性感染时,药物在体内作用于细菌的抗菌药物浓度与其作用时间,是确保临床好疗效的两大核心要素。那这样的抗菌药物,就属于浓度依赖性药物,即药物浓度愈高,杀菌活性愈强。此类抗菌药物通常具有较长的抗生素后效应(PAE)。PAE是指抗生素或抗菌药物作用于细菌一定时间停止接触后,其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仍可持续一段时间,此时间即为PAE。

另一类就是时间依赖性,药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杀菌活性有关,通常在药物浓度达到对细菌MIC的4-5倍时,杀菌速率达饱和状态,药物浓度继续增高时,其杀菌活性及速率并无明显改变,但杀菌活性与药物浓度超过细菌MIC时间的长短有关,血或组织内药物浓度低于MIC值时,细菌可迅速重新生长繁殖。此类抗菌药物通常无明显PAE。

兽医在治疗畜禽细菌性感染时,除根据患病动物疾病的感染部位、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病原菌种类等有针对性的选用抗菌药物外,还应参考下述PK/PD参数来制定给药方案。

然而,对于不同类别的众多抗菌药物来说,有些抗菌药物的作用浓度起主导因素,而与该药的作用时间关系不大,这类抗菌素常称之为浓度依赖性抗菌素。有些抗菌药物的作用时间起主导因素,而与该药的最高作用浓度关系不大,这类抗菌素常称之为时间依赖性抗菌素。

在兽医治疗中,比较常见的浓度依赖性抗菌素,主要有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新霉素、卡那霉素等,这些药物在用于临床治疗时,集中饮水给药、体内血药浓度越高体现的治疗效果越好。

而对那些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来说,药品的临床使用则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高于药物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即细菌暴露于抗菌药的时间,而与药物的峰值浓度关系并不是很大。

比如说,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氨苄、头孢噻呋、头孢喹肟、复方阿莫西林、氟苯尼考、替米考星等,这类药物通常在有效剂量内,常通过减少单次给药剂量、延长单次给药时间和增加给药次数以维持血液中药物有效浓度,从而达到提高药品抗菌效果的目的。

这类药品的临床给药次数以及间隔时间,一般根据药物的半衰期来给出合理的用药方法和指导。药物半衰期体现的是药物在体内的清除速度,是指药物在体内的量降低一半所经历的间。有的药物体内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比较短。

比如说,在应用阿莫西林可溶性分治疗鸡的大肠杆菌或沙门氏菌病时,因为阿莫西林体内半衰期只有1~1.5h,其一次给药体内有效血药浓度才能维持8~12h。因此,为了确保药物24h都处于最低抑菌浓度以上,就需要一天两次给药;这样,临床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但是,这类时间依赖性的抗菌素,其临床的有效使用除了涉及到药物半衰期之外,还与药品的制剂技术有关。对那些药物本身半衰期比较短,但在进行制剂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采用了长效制剂技术的药品,可以做到一天一次或两天一次给药。比如说硫酸头孢喹肟注射液,有些厂家就是一个长效制剂技术的药品,不要孤立的因其药物本身半衰期短而采用一天多次给药。

因此,硫酸头孢喹肟注射液虽药物半衰期短、但其制剂技术确保了药品的长效,临床治疗使用时:只需一天一次即可维持体内24h以上的有效抗菌作用。

两个概念:药物半衰期和抗菌后效应。对那些体内半衰期比较长的药品,有些是药物本身半衰期长;有些虽然药物半衰期较短,但是采用的是长效制剂技术,也能达到半衰期较长。

针对时间依赖性的抗菌素,除了考虑药物的半衰期和制剂技术之外,还要考虑药物的抗菌后效应(PAE)。抗菌后效应,是有些抗菌素针对特定病原菌所表现的特殊现象:抗菌药物被机体清除后,机体内病原菌仍表现被抑制的现象。就拿阿莫西林来说吧,把它用于副猪嗜血杆菌、魏氏梭菌和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造成的感染性疾病治疗时,因为阿莫西林对这些病原菌具有明显的抗菌后效应,所以就可以一天一次给药。

可以小结一下,对于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硫酸头孢喹肟注射液等这一类长效制剂来说,在体内代谢慢,维持有效作用时间长,一次注射给药其有效血药浓度>敏感菌MIC的时间即可持续24h以上。所以,在实际临床治疗中,24h内硫酸头孢喹肟注射液只需给药1次,即可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对于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体内半衰期短,特别是有些没什么制剂技术的药品,可能维持有效作用时间都不到1小时。常规剂量下,一般24h给药2次时,其“血药浓度>MIC”的时间才会超过16h。而对个别重症感染的病例,为了保证24h内的有效血药浓度,可以一日三次给药,才能收获满意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对于那些时间依赖性的β内酰胺类的抗菌素等消除半衰期短的药物,应一日多次给药(长效制剂除外,可一天一次或两天一次给药)或延长饮药水的时间(静脉制剂),使T>MIC得时间延长,以达到最佳临床药效和细菌学疗效。但同属时间依赖性抗生素,但因PAE较长,如用阿莫西林抗副猪嗜血杆菌,一天一次给药即可。

对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如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则应减少每日给药次数,增加单次给药剂量,或一天一次集中给药,使CMAX/MIC和AUC24/MIC达较高水平,以达到最佳的杀菌作用。

但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一天一次给药也并不绝对,如氨基糖胺类抗生素一天集中一次给药方案,不宜用于感染性消化道病的治疗;盐酸林可霉素虽属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但因血浆蛋白结合率低、相比其他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PAE较短、单次剂量过大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能会增高等原因,仍需一天一次给药。

至此,基本可以得出:①属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可能更倾向于一天一次给药;②属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但半衰期较长的或长效制剂,可能一天一次给药足够;③属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但PAE较长的,可能一天一次给药足够。当然,决定抗菌药物给药间隔要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实也绝不仅仅限于上面说的那些。不是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