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史话】老水塔,不朽的记忆

(0)

相关推荐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武汉金城银行(现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2017年12月2日,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发布暨池州生态文明研究院成立仪式在安徽池州市举办,武汉金城银行(现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金城银 ...

  • 【汉口最繁荣的中山大道百年来一直是分成两...

    [汉口最繁荣的中山大道百年来一直是分成两段!有知情人告诉我是什么原因吗?]汉口中山大道由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1906年主持修筑,全长8448米,贯穿整个汉口中心区,至今有114年的历史,它是武汉历史最悠 ...

  • 1980年代的武汉

    这里汇集了网上流传的武汉1980年代的老照片300余张. 黄鹤楼(1985) 从黄鹤楼鸟瞰长江 (1987) 巴公房子(1988) 宝丰路  1路电车水果湖终点站(1983) 宝丰路  3路电车(19 ...

  • 老炼厂人记忆最深的那条“大沟”

    在外的老炼厂人相遇,每每怀念起胜利炼油厂这个地方的时候,都会想起红门.懒汉街.邮电局.百货大楼.俱乐部.灯光球场.胜利大厦.二所.三八招待所.体育场.学校.风帆.小观园等等这些标志性建筑,但他们最难以 ...

  • 汉口史话 汉正街老字号“谦祥益”

    500年汉口城市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商业史,"谦祥益"是众多老字号中的一员,折射出汉口市民创业发展的艰辛历程. 各位看官:信誉生财有道财源茂盛: 守法纪货真价实买卖兴隆. 在老汉 ...

  • 汉口史话 汉正街的老字号“谦祥益”(续)

    老百姓对"谦祥益"有句俗语,叫"谦祥益的房子--内外墙(强)".由于此店是经营布匹的,最怕火灾,而汉正街在历史上经常遭遇火灾,所以当初在设计做"谦祥益 ...

  • 汉口史话:阜昌井,武汉第一家机器工厂遗留的井。

    以机器动力代替人力.畜力进行生产活动,叫做近代工业.1861年汉口开埠对外通商后,最早的近代工厂出现于1873年,是俄国人在汉口开设的砖茶厂.现在,汉口最早的几个砖茶厂,除稍晚一点的俄商新泰砖茶厂尚有 ...

  • 汉口史话 亨达利的钟表—走得准

    亨达利洋行创建于清代同治三年(1864年),创始人是法商霍普.他那时在上海洋泾滨三茅阁桥开设了霍普兄弟公司,专门经营欧美侨民的生活用品.为了招徕高等华人,他便另起了一个中文名字,叫"亨达利洋 ...

  • 汉口史话 新泰砖茶厂 最后的俄国砖茶厂

    一般研究著作认为,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主要地因为苏维埃政府实行了外贸管制政策,加之俄国国内也有茶树种植,再加上锡兰.印度茶叶的竞争,以及国外的俄国茶商敌视苏维埃政权等原因,到1920年前后,俄国 ...

  • 汉口史话 花楼街太平会馆的来龙去脉

    汉口太平会馆究竟是何处商帮所建? 安徽太平府还是太平县? 汉口花楼街10号原新华织带厂系原太平会馆旧址.清太平会馆究竟为原太平府(今安徽芜湖)还是太平县(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商帮所建? 湖北作家刘富道 ...

  • 汉口史话 珞珈山街与珞珈山隔江相望

    珞珈山街南起兰陵路,北到黎黄陂路,全长约 145 米. 当年这是俄租界里面一条用英文命名的道路,也是整个汉口租界区内唯一一条英文路名,要知道,即便是汉口英租界的道路,也全部使用汉语路名,没有使用英文路 ...

  • 汉口史话 轿子独轮车马车 消失了的交通工具

    江河纵横,武汉水上交通历来较陆地发达.开埠前, 汉口没有像样的城市道路.三镇陆地,肩舆(即小轿)是主要的代步工具.开埠之后, 汉口租界平整宽阔的道路,影响推动了华界的道路建设与改造.清末民国,很长一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