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史话 轿子独轮车马车 消失了的交通工具
相关推荐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花轿
乡村记忆--花轿 文/游传化 说起花轿,大家马上会想到迎娶新娘的轿子,其实不然.过去花轿种类繁多,款式不一,功能各异,乘坐也很有讲究. "轿"字旁边之所以有" ...
-
八抬大轿:古代比劳斯莱斯都奢侈的交通工具,有钱你都坐不了
引言 说起八抬大轿,我想大家并不陌生,虽然在生活中很少见到,但是在古装电视剧中,经常会有八抬大轿的戏份. 在当代社会中,八抬大轿作为一个成语而被人们熟知,多数情况是在对话的过程中,用来表达请人隆重讲究 ...
-
汉口史话 消失的人力车与顽强的“麻木”
"一个伢的爹,拉包车,拉到巷子口,解泡小溲.警察看见了,三拳头.拉到火车站,丢炸弹,炸死了日本上十万."--汉口童谣 人力车,解放前叫黄包车.商贾的包车很阔气的,车杆两边有吊灯,车 ...
-
汉口史话 消失了的汉正街泉隆巷
汉口沿河大道江汉桥下,有一条明清古巷,叫泉隆巷--现在的大泉隆巷和小泉隆巷,一头连着汉水的码头,一头连着汉正街.在武汉众多的巷子中,它最象里分,从巷子的布局到建筑的结构,约3米宽的巷道笔直而规矩,石库 ...
-
汉口史话 汉正街老字号“谦祥益”
500年汉口城市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商业史,"谦祥益"是众多老字号中的一员,折射出汉口市民创业发展的艰辛历程. 各位看官:信誉生财有道财源茂盛: 守法纪货真价实买卖兴隆. 在老汉 ...
-
汉口史话 汉正街的老字号“谦祥益”(续)
老百姓对"谦祥益"有句俗语,叫"谦祥益的房子--内外墙(强)".由于此店是经营布匹的,最怕火灾,而汉正街在历史上经常遭遇火灾,所以当初在设计做"谦祥益 ...
-
汉口史话:阜昌井,武汉第一家机器工厂遗留的井。
以机器动力代替人力.畜力进行生产活动,叫做近代工业.1861年汉口开埠对外通商后,最早的近代工厂出现于1873年,是俄国人在汉口开设的砖茶厂.现在,汉口最早的几个砖茶厂,除稍晚一点的俄商新泰砖茶厂尚有 ...
-
汉口史话 亨达利的钟表—走得准
亨达利洋行创建于清代同治三年(1864年),创始人是法商霍普.他那时在上海洋泾滨三茅阁桥开设了霍普兄弟公司,专门经营欧美侨民的生活用品.为了招徕高等华人,他便另起了一个中文名字,叫"亨达利洋 ...
-
汉口史话 新泰砖茶厂 最后的俄国砖茶厂
一般研究著作认为,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主要地因为苏维埃政府实行了外贸管制政策,加之俄国国内也有茶树种植,再加上锡兰.印度茶叶的竞争,以及国外的俄国茶商敌视苏维埃政权等原因,到1920年前后,俄国 ...
-
汉口史话 花楼街太平会馆的来龙去脉
汉口太平会馆究竟是何处商帮所建? 安徽太平府还是太平县? 汉口花楼街10号原新华织带厂系原太平会馆旧址.清太平会馆究竟为原太平府(今安徽芜湖)还是太平县(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商帮所建? 湖北作家刘富道 ...
-
汉口史话 珞珈山街与珞珈山隔江相望
珞珈山街南起兰陵路,北到黎黄陂路,全长约 145 米. 当年这是俄租界里面一条用英文命名的道路,也是整个汉口租界区内唯一一条英文路名,要知道,即便是汉口英租界的道路,也全部使用汉语路名,没有使用英文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