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中庸,我们对中庸的误解太深了

(0)

相关推荐

  • 痛骂儒学不思进取,是对“中庸”最大误解,正解应该是这样

    痛骂儒学不思进取,是对“中庸”最大误解,正解应该是这样

  • 中庸名句

    中庸名句1 / 2页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第二十章>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第二十章> 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 ...

  • 《中庸》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仲尼曰(1):"君于中庸(2),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3),小人而无忌惮(4)也.- [注释] (1)仲尼:即孔子,名丘,字仲尼.(2)中庸:即中和. ...

  • 中庸·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原文] 仲尼曰(1):"君于中庸(2),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3),小人而无忌惮(4)也.- [注释] (1)仲尼:即孔子,名丘,字仲尼.(2)中庸:即中和. ...

  • '书法天才'姜立纲小楷《中庸章句》

    姜立纲(1444-1499),字廷宪,号东溪,瑞安梅头镇东溪村人.曾以"善书"闻名海内,并远播日本,被誉为"一代书宗". 姜立纲从小天资聪明,又勤奋好学,所以, ...

  • '书法天才'姜立纲小楷《中庸章句》

    姜立纲(1444-1499),字廷宪,号东溪,瑞安梅头镇东溪村人.曾以"善书"闻名海内,并远播日本,被誉为"一代书宗". 姜立纲从小天资聪明,又勤奋好学,所以, ...

  • 万千思维输中庸——《论语》悟读【340】

    塑脊梁中不偏,立德行庸不易.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四章: [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卫国的大夫)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 ...

  • 中庸研读第10讲:第20章哀公问政(一)解读

    中庸研读第10讲:第20章哀公问政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0章 哀公问政(一)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为政准则即文武之道:德的内涵是仁.义.礼.智:理解"五达道" ...

  • 中庸研读第9讲:第18-19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9讲:第18-19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18--19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文.武.周公之功德,周公制定礼仪:礼仪在古代是团结家庭,维护国家的纽带.认识武王.周公之孝: ...

  • 国学漫谈:《中庸》与佛老

    <中庸>原为<礼记>之一篇,南宋以后成为<四书>之一书.在<中庸>由"篇"升格为"书"的过程中,佛教与道教(佛老 ...

  • 曾国藩小楷,中庸博厚!

    曾国藩(1811-1872),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曾国藩作为持心甚严的传统儒家知识分子,修身,齐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