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降血糖药物的正确使用时间,药物漏服后,怎样补服

要想控制好血糖,合理用药很重要,也就是说需要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方法服用药物。

有些药物与吃饭有关,有些药物与吃饭无关,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搞清楚。

降糖药物那么多,它们的使用方法也略有区别。

适合清晨空腹服的药物

1.磺脲类中长效制剂

可明显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应在餐前服用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控释或缓释片、格列齐特缓释片。

2.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如吡格列酮、罗格列酮片,主要作用是增加脂肪细胞、肝细胞及骨骼肌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以降低血糖。由于此类降糖药物作用时间较长,一次服药,降糖作用可以维持24小时。

3.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抑制剂)

该药通过抑制DPP-4酶的活性,减少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在体内的失活,GLP-1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胰岛素分泌,如西格列汀片、沙格列汀片、维格列汀片、利格列汀片、阿格列汀片。

4.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抑制剂)

该药抑制肾脏近曲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而通过尿排出多余的葡萄糖,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如达格列净、恩格列静、卡格列净、艾妥格列净,这类药一般适宜在清晨空腹时服用比较好,因有利尿的作用,晚上吃怕夜尿增多,影响睡眠。吃这类药还一定要多喝水,减少泌尿系感染。

请注意:噻唑烷二酮类、DPP-4类、SGLT-2类药物,这三类药物也可不受进餐时间的影响,选择一个你觉得适合的固定时间吃就行,怕漏服药,我一般叫病友早餐前服用。

适合餐前半小时服的药物

1.磺脲类降短效制剂

如格列吡嗪和格列喹酮。短效磺脲类降糖药的起效时间需要半小时,降糖作用的高峰在服药后2~3小时,主要用于降低餐后血糖。

2.二甲双胍肠溶片

主要作用是通过增强肌肉、脂肪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二甲双胍肠溶剂型从胃排空到肠道后崩解释放,其肠溶衣耐酸而不耐碱,在餐前30分钟服用,以使药物在空腹状态下快速从胃排入肠道内而发挥作用。

适合餐前5分钟内服的药物

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包括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类。

其作用是刺激胰岛素早时相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有吸收快、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特点。因此,应在进餐前5分钟口内服用。

切记进餐就服药不进餐就不能服药,以免引起低血糖。

适合与第一口饭同时嚼服的药物

α-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片、伏格列波糖片等。需要与第一口饭同服,并且嚼服,这样能延迟和减少小肠内碳水化合物分解为葡萄糖,使餐后血糖水平下降。

此药与第一口饭同时嚼服效果最佳,且膳食中必须含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如大米或面粉等)时才能发挥效果。如果在餐后或饭前服用,则起不到降糖效果。

必须餐前用的药物

1.磺脲类

磺脲类促泌剂--餐前30分钟口服

常用药物有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齐特、格列本脲、格列美脲等。

格列吡嗪:美吡哒、迪沙片、秦苏;瑞易宁控释片,为短效磺脲类药物,三餐前半小时服用。

格列喹酮:糖适平、克罗龙,为短效磺脲类药物,每天3次,餐前半小时服用。

格列齐特:达美康,为中效磺脲类药物,早晚餐前半小时服。其中达美康缓释片,为长效磺脲类药物,每日1次给药,早餐前服用。

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赫素、达安辽、达安宁等,为长效磺脲类药物,每天1-3次,餐前半小时服用。

格列美脲:亚莫利、圣平、圣唐平、普唐苹、万苏平、迪北、伊瑞、佳和洛、力贻苹、安尼平、糖酥、阿迈瑞等,为长效磺脲类药物,一般每日1次,建议早餐前服用,服用时不能嚼碎。

2.非磺脲类促泌剂

格列奈类—餐前5~20分钟服用 ,如果不按时服用,可能会引起低血糖。

常用药物有瑞格列奈(苯甲酸衍生物)、那格列奈、米格列奈(属于苯丙氨酸的衍生物)。

瑞格列奈:诺和龙、孚来迪。起始剂量每次0.5毫克,进餐服药(餐前15分钟以内即可)。最大单次剂量为4毫克/日,全天最大剂量不超过16毫克。诺和龙片剂有0.5毫克、1毫克、2毫克三种。

那格列奈:安唐平、唐瑞、迪方、唐力,有60毫克、120毫克、180毫克三种规格。常用剂量为每次90毫克,每日3次,进餐服药,最大剂量为360毫克/日,根据血糖水平、进餐时间和次数调整用药。

米格列奈钙(法迪):餐前5分钟内口服。通常成人每次10毫克(2片),每日3次。可根据患者的治疗效果酌情调整剂量。

3. 胰岛素

1)人胰岛素-餐前30分钟注射,如:

短效人胰岛素:诺和灵R、优泌林R、甘舒霖R;

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R、诺和灵50R ;甘舒霖30R、甘舒霖40R、甘舒霖50R;优泌林70/30;优思灵30/70。

2)胰岛素类似物-餐前5至15分钟注射

门冬胰岛素:诺和锐R;

赖脯胰岛素:优泌乐R、速秀霖R;

谷赖胰岛素:谷赖胰岛素;

预混门冬胰岛素:诺和锐30R;

预混赖脯胰岛素:优泌乐25、优泌乐50;

适合进餐之后服用的药物

二甲双胍片和二甲双胍缓释片。

由于二甲双胍类药物口服后会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部不适,应在饭后服用,减少胃肠道反应。

既可餐前吃,也可餐后吃的药物

1.双胍类

双胍类:可以餐之后服用,也可餐前服。

常见双胍类药物如下:

二甲双胍片:盐酸二甲双胍片、甲福明、降糖片,美迪康,迪化糖锭,格化止等;丁二胍片(丁福明)。

二甲双胍缓释片有: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Ⅱ(都乐宁)、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麦特美、泰白、格华止、仁和、圣邦杰、麦克罗辛、德艾欣、同盛兰威、海元堂、迪美舒、美哒灵、力乐尔、齐佶、奇逍渟)。

二甲双胍缓释胶囊有: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胶囊(倍顺、山姆士、三肖平、卜可、瑞糖舒、力唐宁、悦康唐泰片、名诺、力乐尔)。

二甲双胍肠溶片: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安多可、君士达新、利龄),空腹状态下口服二甲双胍0.5克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50%~60%,同时进食略减少药物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

二甲双胍肠溶胶囊有: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君力达、安多可)。

二甲双胍复方制剂:二甲双胍格列苯脲片(通化茂祥)、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 (捷诺达)、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卡双平)、沙格列汀二甲双胍片。

是否进食都可以用的药物

1.胰岛素增敏剂

噻唑烷二酮类—服药与饮食无关。

罗格列酮(文迪雅、太罗、维戈洛、爱能、圣奥等)片剂有1毫克、2毫克、4毫克三种规格。开始用量为每次4毫克,每日1次,经2周治疗后,若空腹和餐后血糖控制不理想,可加量,最大推荐剂量为8毫克/日,每日1次或分2次口服。服药与进食无关。

吡格列酮(艾汀、瑞彤、卡司平、顿灵)。每片剂量为15毫克,开始剂量为15毫克,每日1次,经2周治疗后,如降糖效果不满意,剂量可加至15毫克,每日2-3次。服药与进食无关。

2. DPP-4抑制剂

DPP-4抑制剂—服药与饮食无关。

目前已上市的DPP-4抑制剂有:西格列汀(捷诺维)、维格列汀(佳维乐)、沙格列汀(安立泽、奥心怡)、阿格列汀(尼欣那)、利格列汀( 欧唐宁)、吉格列汀和替格列汀等。

复方制剂: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捷诺达)、维格列汀二甲双胍片(宜合瑞)、沙格列汀二甲双胍缓释片(安立格)、利格列汀二甲双胍片(欧双宁)、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Kazano)。

DPP-4抑制剂(列汀类药物)在各自的治疗剂量下对 DPP-4 的抑制率大体相似。它们都有较高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且不受进食与否的影响;吸收快,达峰时间通常在1~2小时。除维格列汀一日2次给药外,其余列汀类药物都是一日1次给药。服药可以在任何时间,不受饮食的影响,可以是餐前或餐后。

3. SGLT-2抑制剂

SGLT-2抑制剂—服药与饮食无关。

目前全球共有6种SGLT-2抑制剂上市,分别为:坎格列净、达格列净(安达唐)、恩格列净(欧唐静)、依格列净、鲁格列净、托格列净、卡格列净。

其中,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卡格列净已经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的批准在中国上市。每日一次,晨服,不受进食限制。

4. 中效人胰岛素-晚上注射,与饮食无关,如:

诺和灵N,甘舒霖N, 优泌林N。

5. 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夜间注射,与饮食无关,如:

地特胰岛素:诺和平;

甘精胰岛素:长秀霖,来得时;

德谷胰岛素:德谷胰岛素;

6. GLP-1受体激动剂

GLP-1受体激动剂—注射与饮食无关,最好餐前注射。

GLP-1受体激动剂以葡萄糖浓度依赖性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分泌、延缓胃排空,通过中枢性的食欲抑制来减少进食量。

具有减轻体重的作用,并且可能在降低血压等方面有较好的前景,目前上市的GLP-1受体激动剂很多,可分为短效和长效。

短效的有:艾塞那肽(百泌达)、贝拉鲁肽(谊生泰)、利拉鲁泰(诺和力)、利西拉肽。

长效的有:洛塞那肽(孚来美)、利拉鲁肽(诺和力)、艾塞那肽微球(百达杨)、索玛鲁肽、阿必鲁肽、度拉鲁肽(度易达)等。适用于二甲双胍、磺酰脲类等联合应用不能充分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人。

短效每天需要注射1-3次,长效每周注射一次。

需要进餐中吃的药物

a-糖苷酶抑制剂

a-糖苷酶抑制剂—与第一口主食一起嚼服。

通过抑制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苷酶,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就像人为的造成“少吃多餐”),从而降低餐后血糖,故适宜那些单纯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患者。餐前即服或与第一口饭同服,且膳食中必须含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如大米、面粉等)时才能发挥效果。

阿卡波糖片(拜唐苹、卡博平)、阿卡波糖胶囊(贝希),片剂必须与第一口主食一起嚼服,胶囊进餐时吞服。

伏格列波糖片(倍欣),通常成人1次0.2毫克(1次1片),1日3次餐前口服。疗效不明显时,经充分观察可以将每次用量增至0.3毫克(1次1.5片)。伏格列波糖胶囊(安立泰)通常成人1次0.2毫克(1次1粒),1日3次,餐前口服,服药后即刻进餐。

米格列醇(奥恬平)不可超过最大推荐量(100毫克,3次/日)。米格列醇每次于正餐开始时服用,每日3次;从25毫克开始并按下述方法逐渐加量,以便获得既能减轻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又能控制高血糖症状的最小有效剂量。

三种a-糖苷酶抑制剂中,后两种肠胀气副作用少些。

总之,目前降血糖药物的选择越来越多,而且商品名繁杂,糖友看过后一头雾水,也不一定记得那些新奇的药名,总结了这些药物,希望大家先收藏起来,一旦用到时可以方便查阅。重要的是,在医生给你开出新的降血糖药物时,能知道怎么使用。

注射类药物胰岛素的正确使用方法

胰岛素根据高峰效应和作用时间不同分为速效、短效、中效、长效、超长效及预混胰岛素等类型,不同类型的胰岛素其注射时间也应略有区别。

1.餐前立即皮下注射的胰岛素

速效或预混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诺和锐、赖脯胰岛素优泌乐、谷赖胰岛素艾倍得、诺和锐30、诺和锐50、优泌乐25、优泌乐50等),餐前立即注射;

2.餐前20-30分钟皮下注射的胰岛素

短效人胰岛素或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R、优泌林R、诺和灵30R、诺和灵50R、优泌林70/30等),餐前20至30分钟皮下注射,否则会引起低血糖或血糖控制不佳。

3.睡觉前注射的胰岛素

中效胰岛素(诺和灵N、优泌林N等),作用时间持续14~16小时。中效胰岛素有一个吸收峰值,一旦使用不当就会发生低血糖。因此,最好在睡前10点注射。

4.睡觉前或每天固定注射的胰岛素

长效胰岛素如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持续时间18~24小时,适用于空腹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

5.每天任意时间注射的胰岛素

超长效胰岛素(如德谷胰岛素)可以每天任意时间固定注射1次,可提供24小时基础胰岛素的剂量。由于还是属于基础胰岛素,我常规也是推荐病友睡前注射。

6.每天任意主餐前注射的胰岛素

德谷门冬胰岛素,一种新的的超长效和速效的预混胰岛素。

注射类药物GLP-1RA的正确使用方法

1.短效GLP-1RA的使用方法

短效(小于24小时)利司那肽,每日任意一餐前1小时内注射,一日一次;

艾塞那肽,每日早晚餐前1小时内注射,每日注射两次;

贝那鲁肽,每日三餐前注射,每日注射三次。

2.每天任意时间注射的GLP-1RA

长效(≥24小时)利拉鲁肽,持续时间24小时,每日注射一次,可在每天任意时间注射;

3.一周任意时间注射的GLP-1RA

艾塞那肽周制剂,每周注射一次;

度拉糖肽,每周注射一次;

洛塞那肽,每周注射一次;

司美格鲁肽,每周注射一次。

每周注射一次,任意时间给药,无论餐前或餐后。

请注意:如果上述周制剂漏用了,距下一次预定给药至少为3天(72小时),应尽快给药;如果大于3天(72小时),放弃此次给药。定期进行下一次计划给药,若需要,只要距上一次给药超过3天(72小时),可改变每周给药的日期。

九类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漏服后,哪些可以补服,哪些一定不要补服

在临床工作中,我经常能见到因长期漏服降糖药导致急性并发症的病人,还有的糖尿病患者因自己随意补服降糖药,仍然出现血糖居高不下、甚至出现低血糖的情况等。

糖尿病患者按时、规律用降糖药是平稳控制血糖的关键,应尽量减少或避免漏服降糖药或忘打胰岛素。忘记口服降糖药,是否需要一定要补服、什么时间补服,其实,补服降糖药是有一定方法的。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常见九类降糖药物漏服后或漏打后如何补救的基本原则,希望所有糖尿病患者都能灵活掌握、牢记于心。

1.双胍类药物

双胍类是通过减少葡萄糖被释放到血液中,减轻体内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性,提高身体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以及促进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而降低血糖的,是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

①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漏服若发生在餐后2 小时之内,如果血糖只是轻度升高(不超过10mmol/L),可以通过临时增加运动量来降低血糖而不必补服;

②如果血糖明显升高(>13.9mmol/L),可以按原剂量进行补服。

③  如果发现漏服时已到了下一次服用二甲双胍的时间,就无需再补服了。

2.磺脲类药物

磺脲类药物是通过直接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发挥降糖效果的,是糖尿病治疗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口服降糖药物之一。

1)短效磺脲类药物(如格列吡嗪、格列喹酮):

  • 餐时漏服:立即补服,并将进餐时间往后推半小时。

  • 两餐之间发现漏服:需立即测血糖,若血糖轻微升高(<10mmol/L),可以增加活动量而不再补服;若血糖明显升高(>13.9mmol/L),可以减量补服,但不能把漏服的药物加到下一次一起服。

  • 下一餐前发现漏服:不用补服。

2)中、长效磺脲类药物(如格列齐特缓释片、格列美脲):

  • 午餐前发现漏服:根据血糖情况(若餐后血糖明显>13.9mmol/L),按原剂量补服。

  • 午餐后发现漏服:视情况半量补服。

  • 晚餐前或晚餐后发现漏服:可通过运动和减少晚餐量控制血糖,不必补服,以免造成夜间低血糖。

3.格列奈类药物

格列奈类药物也属于胰岛素促泌剂,其“快开”作用显著增强进食后第一相胰岛素的分泌,从而控制餐后高血糖。

“快闭”作用不会同时导致基础和/或第二时相胰岛素分泌的升高,不增加胰岛素的分泌总量,从而避免高胰岛素血症,减少低血糖的发生风险,并避免过度刺激胰岛B细胞,理论上具有一定的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的作用,此类药物主要包括: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漏服处理方法与短效磺脲类药物类似。

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α-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淀粉类食物所产生的糖类在小肠前部分的吸收,降低因进餐而导致的餐后血糖的升高,并间接改善空腹血糖,十分适合以米、面等碳水化合物为主食的中国糖尿病患者,被称为“最适合中国人饮食习惯的降糖药”,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 如果是在进餐中发现漏服,应立即按原剂量补服。

  • 如果餐后发现漏服,不需要补服,由于缺乏作用底物,药物的降糖效果会大打折扣。

5.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又被称为“胰岛素增敏剂”,它们可以降低胰岛素抵抗,协助其他降糖药物更好的发挥降糖作用,又不会对胰岛B细胞产生刺激作用。

这类药物主要包括: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这类药物只需每天服用1次,起效慢,单独使用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因此,单独用药者可在当日任何时间按原剂量补服,联合用药者只要血糖不低也可当日补上。

6.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

DPP-4抑制剂通过影响胃肠道对血糖代谢的调节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属于二线降糖药,可以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保护胰岛B细胞并抑制体内某些升血糖激素的分泌。

具有抑制食欲,减慢胃的排空速度的作用,适合食量大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的 DPP-4 抑制剂,均有保护心血管、肾脏的作用;不良反应小:单独应用时,基本不会引发低血糖。

主要包括西格列汀、沙格列汀、利格列汀、维格列汀和阿格列汀等。通过抑制降解内源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酶,从而减少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这类药物(除维格列汀外)只需每天服用1次,餐前、餐后均可,发现漏服后可立即按原剂量补服。

7.胰升血糖素样肽 1(GLP-1)受体激动剂

胰升血糖素样肽 1(GLP-1)受体激动剂属于肠促胰素类药物,肠促胰素是一种经食物刺激后由肠道细胞分泌入血、能够刺激胰岛素分泌的激素,其引起的胰岛素分泌能力约占全部胰岛素分泌量的 50%~70%,且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具有葡萄糖浓度依赖的特点。

如利拉鲁肽、艾塞那肽(1次/日,任意时间皮下注射),单用极少引起低血糖,与磺酰脲类降糖药合用可引起低血糖。

GLP-1受体激动剂,能够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模式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当血糖升高时,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当低血糖时,能减少胰岛素分泌,且不影响胰高糖素的分泌。

因此,可在发现漏打的当日,随时按原药量皮下注射,建议在每天同一时间皮下注射。

8.SGLT-2抑制剂

SGLT-2抑制剂,通过抑制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减少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尿糖的排泄,能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单药不引起低血糖,是目前低血糖风险最小的药物。如达格列净、卡格列净(1次/日,晨服,不受食物影响)。

  •        晚餐前发现漏服,随时按原药量补服。

  •        晚餐后不建议补服,因为本类药物有利尿作用,可通过增加运动量控制血糖。

9.胰岛素

1)超短效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或短效胰岛素(如甘舒霖R、诺和灵R):

       如果餐前忘打了,可于餐后立即补注,对疗效影响不大

2)预混胰岛素:如预混胰岛素(如诺和灵30R)或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如诺和锐30)

  • 如果早餐前忘记打胰岛素了,可于餐后立即补打,期间要注意监测血糖,必要时中间加餐。

  • 如果已快到中午,应检查午餐前血糖,当超过10mmol/L时,可以在午餐前临时注射一次短效(或超短效)胰岛素。

  • 切不能把早晚两次预混胰岛素合并成一次在晚餐前注射。

3)长效胰岛素(如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

漏打一次,尽快补上即可,下次注射如在原时间需注意低血糖反应,因为两次注射间隔时间很可能小于24小时(比如你常规是在晚上22:00注射长效胰岛素,如忘记了注射改为次日早晨08:00补救,下次注射再按原时间22:00注射,当天内就注射了两次,两次间隔时间小于24小时,很可能出现低血糖),你可从此改变注射时间将注射时间调整为补打时间(如早8点补打胰岛素,以后均早8点注射胰岛素)。

糖尿病患者漏服降糖药时,一定要加强血糖监测,视血糖情况正确补服降糖药,补服降糖药后,也要监测血糖,避免血糖过高、过低、血糖波动值太大等情况出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