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2通物知化行齐于俗

(0)

相关推荐

  • 【转】齐、鲁文化特色比较

    王志民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山东省齐鲁文化重点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齐鲁文化的元典阶段经历了千余年漫长的发展过程,那个阶段,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制度 ...

  • 【《论语》阅读札记(七)】/ 傅安平

      <论语>阅读札记(七)   傅安平          世俗爱情中流行这么一句话,"被爱的有恃无恐,得不到的总是在骚动".这句话用在孔子身上,我觉得也合适,尽管他是一 ...

  • 【闲话孔子与论语】/ 冯起

    闲话孔子与论语 冯起 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这是众所周知的.我想谈点自已漫无边的闲话观点.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他的官职相当于现代市公安局長或武擎纵队司令官.他一生娶了三个夫人.第一个夫人 ...

  • 圣人的道德智慧

    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号称儒商鼻祖,是个大土豪,据说孔子周游列国的费用全是子贡出的.子贡不光有钱,而且是孔门十哲之一,善辩.有才且办事通达,但有钱人还是难免做点任性的事儿. 当时鲁国(孔子的祖国)有一项惠 ...

  • 《淮南子》卷19修务训诗解13通物喻义非圣非凡

    题文诗: 今剑也或,绝侧羸文,啮缺卷銋,有人称以, 顶襄之剑,贵人争带;今有琴或,拨刺枉桡, 阔解漏越,而人称为,楚庄之琴,侧室争鼓. 苗山之鋋,羊头之销,水断龙舟,陆剸兕甲, 莫之服带.山桐之琴,涧 ...

  • 《淮南子》卷1原道训诗解10无形物本至无而有

    题文诗:真情无形,而无形者,物之大祖;而无音者, 声之大宗.其子为光,其孙为水,生于无形. 夫光可见,而不可握,水可循而,不可毁故, 有像之类,莫尊于水.出生入死,自无蹠有, 自有蹠无,而为衰贱.故清 ...

  • 《淮南子》卷16说山训诗解7由远知近成败有渐

    题文诗: 喜武非侠,喜文非儒,好方非医,好马非驺, 知音非瞽,知味非庖.此有一概,未得主名. 被甲非为,十步之内,百步之外,则争深浅, 深达五藏,浅至肤止.死生相去,不为道里. 楚王亡猿,林木为残;宋 ...

  • 《淮南子》卷15兵略训诗解16因形与化随时与移

    题文诗: 两人接刃,巧诎不异,勇士必胜,其行之诚. 加斧薪上,无奉人力,虽顺招摇,挟刑德而, 弗能破者,以其无势.水激则悍,矢激则远. 善用兵者,其气势如,决积水于,千仞之堤, 若转员石,于万丈溪,天 ...

  • 《淮南子》卷14诠言训诗解7名章道息巧行正塞

    <淮南子>卷14诠言训诗解7名章道息巧行正塞 题文诗: 名之与道,不两明也,人受名则,道不用也, 道胜人则,名声息矣.人章道息,危不远矣. 世有盛名,衰之日至.欲尸名者,其必为善, 欲为善 ...

  •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17见微知明观小知大

    题文诗: 物之相类,君所乱惑;嫌疑肖象,众所眩耀. 狠者刚愎,类知非知,愚者类仁,而非仁也, 戆者类勇,而非勇也.使人相去,若玉与石, 美之与恶,论人易矣.夫乱人者,芎藁本, 蛇床麋芜,此皆相似.剑 ...

  • 《淮南子》卷9主术训诗解24慎微志大行方事鲜

    题文诗: 圣人之论,其心欲小,而志欲大;其智欲员, 而行欲方;其能欲多,而事欲鲜.心欲小者, 虑患未生,备祸未发,戒过慎微,不敢纵欲; 志欲大者,兼包万国,一齐殊俗,并覆百姓, 若合一族,是非辐凑,而 ...

  •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21仁鄙在时利害在命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21仁鄙在时利害在命 题文诗: 仁鄙在时,故不在行,利害在命,而不在智. 败军之卒,勇武遁逃,将不能止;胜军之陈, 怯者死行,惧不能走.故江河决,沉冲一乡, 父子 ...

  •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20去朴返侈贫富相去

    题文诗: 衰世俗以,智巧诈伪,饰众无用,贵远方货, 珍难得财,而不积于,养生之具.浇天下淳, 析天下朴.滑乱万民,以清为浊,性命飞扬, 皆乱以营.贞信漫澜,人失情性.于是乃有, 翡翠犀象,黼黻文章,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