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六经求真(五)
相关推荐
-
连载丨《伤寒辅行录》(1)
◆伤寒,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脉浮紧者,麻黄汤主之. ◆伤寒,发热恶寒,如疟状者,麻黄桂枝汤主之,桂枝麻黄汤亦主之. ◆伤寒表未解,干呕发热而咳者,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后,外证已,仍咳而呕渴 ...
-
大医传承二 第15讲 麻黄汤系列
学习日志大医传承二第15讲 麻黄汤系列 文章重要观点或知识. 1.麻黄汤的禁忌. 有汗的不能用,发过汗的不能再用,这包括用麻黄汤发过汗的,不能再发汗.咽喉疼的不能用,淋病的不能用,疮家不能用,亡血家 ...
-
伤寒理法
一 太阳病 但汗法据自汗病势用解肌法,以桂枝汤为主方:据无汗病势用发汗法,以麻黄汤为主方. 桂枝汤加减方共十五个都以桂枝为主体,都以脉浮发热恶寒自汗为病理依椐. 麻黄汤加减方包括葛根汤.大青龙汤.小 ...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桂枝二麻黄一汤
汗出不彻邪还袭,如疟频来时翕翕: 桂枝汤二一麻黄,表后脉洪为病吉. 组成: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麻黄.杏仁. 功效:辛温轻剂,微发其汗. 主治:太阳中风轻证.症见发热,恶风寒,形似疟状,一日 ...
-
《伤寒六经求真》:第三编 阳明病篇 第五章 阳明病下夺病势
今天 第五章 阳明病下夺病势 阳明病下夺病势是伤寒阳性病过程的最高阶段.或愈或死于此大致结束.仲景于此理法很为完备,辨证很为缜密,治疗十分精细,本章收入32条,证状表现各有等差.若以变化的观点看,3 ...
-
伤寒六经求真(二十五)
第七编 第三章 太阴病阳虚里寒病势 1."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本条冠以太阴病,即赅括下利腹疼脉弱等证,但脉不弱而浮,然而"太阴病脉浮缓者虽下利日数十余行 ...
-
伤寒六经求真(十五)
第四编 第二章少阳病纲领本章为少阳病的辩证纲领和治疗法则. 1."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此条之解释见上章少阳病概说. 历代医家对此条有不同的解释,用热病论与运气学说的 ...
-
《伤寒六经求真》:第五章 太阳病理阶段的继发证
原创 郭生白 本能学堂 今天 第二编 第五章 太阳病理阶段的继发证 在伤寒太阳病理过程中,由于治疗方法的错误,以及病人机体的宿因而造成种种继发性杂病.这类继发证与伤寒是不同的病因引起病理过程,因而有 ...
-
《伤寒六经求真》:第五编 : 合并病篇第一章:合病并病概说
郭生白 本能学堂 前天 第五编:合并病篇 第一章:合病并病概说 在伤寒病理发展过程中的六经病理阶段,是以病性与病位相区分的:六经病的传变过程又是以病性的变化和病位的转移而造成的.在治疗上,汗吐清下和 ...
-
《伤寒六经求真》第八编:厥阴篇 第五章:热利呕哕
今天 第八编:厥阴篇 第五章:热利呕哕 本章热利呕哕皆杂病,不属伤寒范畴.因原载于伤寒厥阴篇中,所以附于厥阴篇末述及. 1."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此条热利即后世之痢疾.所 ...
-
学《伤寒六经求真》之要义
伤寒六经是系统系列的方法系统,他是怎么体现这系统系列性的呢?其根本的思想方法是什么呢?系统系列性就是以纲带目的由一般性为向导去解决特殊性的过程,并以此构建了六经辨证并治的方法系统. <求真> ...
-
读书笔记之伤寒六经求真
整个伤寒六经病系统系列,总共也就是36张方子.把这36张方义的法统整明白,一套完整的基础体系就到手了. 由此,进入本能方法系统,也就无往不利! 但是,本能方法系统与伤寒论六经是不一样的.怎么个不一样? ...
-
《伤寒六经求真》:第三章 少阳病气机失调病势
原创 郭生白 本能学堂 今天 第四编: 少阳病篇 第三章 少阳病气机失调病势 1."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疼,或胁下痞硬,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