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林轶事| 杨时逢与赵元任的学术之缘
相关推荐
-
1981年92岁的杨步伟去世,老公赵元任痛哭流涕:我再也没家回了
1919年,新文化运动兴起,鲁迅高喊:"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这种观念得到陈独秀.胡适.蔡元培.徐志摩等人的认同. 他们认为汉字难识.难写,推崇学习简单的拉丁文,通过字母组合来代 ...
-
【米可 (Alexis Michaud)】木里水田话声调系统研究
[编者按]本文着重探讨木里水田话(拉热话)声调系统,水田话的声调变化起重要的语法作用.米可先生于百忙中推荐了这篇文章,"比较有学术意义的","参考不同方言/语言/语种,非 ...
-
历史上的今天: 1982年2月25日语言奇才赵元任逝世
小时候又抽烟又酗酒,可谓恶习累累.长大后用微积分学音乐,用心理学把妹,用语言骗过全世界.那么他究竟多有才呢?看看他的头衔吧:数学家.物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音乐家--他被称为中国现代语言 ...
-
语保的宝
老话儿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在语保的路上,有一群白发苍苍的老者与我们携手同行,他们以经验指引我们,以身体力行鼓舞我们.感动我们. 五年语保,我有幸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几位语保老人,有机会体会他们对语保 ...
-
詹伯慧:默默耕耘七十载 一生执着语言学
他出身文学之家,其父有着"岭南词宗"的美誉:他师从语言大家王力教授.袁家骅教授,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第一批语言学研究者:他坚信语言学研究要重实践重调查,常年走访在田野调查的第一线 ...
-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永远怀念著名语言学家陈章太先生
著名语言学家陈章太先生于2021年10月17日凌晨逝世,连日来,学界纷纷以各种形式悼念陈先生.先生是福建永春人,195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与厦门大学渊源颇深.先生生前对国家语委科研机构--厦门大 ...
-
语保故事|张世方:语保的宝
语保的宝 老话儿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在语保的路上,有一群白发苍苍的老者与我们携手同行,他们以经验指引我们,以身体力行鼓舞我们.感动我们. 五年语保,我有幸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几位语保老人,有机会体会 ...
-
学林轶事|严以治学 笔耕不辍——历史学家蔡美彪的学术贡献与治学
蔡美彪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近代史所研究员,是为<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立传的历史学家.近年来,他先后获得"中国蒙古学奖"以及"全国离退休先 ...
-
学林轶事| 王阳明的至圣之道
成就圣人的理想人格,是儒家自孔子以来最为坚定的信仰.虽然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荀子也说过"涂之人可以为禹"(<荀子· ...
-
学林轶事| 寻常人家有清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
学林轶事 | 从“诗话”说开去
日前在小区里散步,有邻居突然问我,"诗话"是什么?能不能给简单介绍一下?我问他,为何对此感兴趣?他说,孙女大学读的理科,现在毕业了,突然说喜欢古典诗词,想考文科研究生.但毕竟她没有 ...
-
学林轶事| 追随龚书铎先生问学记
[核心提示]在当代中国,凡读过大学历史学专业的人,对龚书铎的名字不会太感陌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大多数同学上课使用的中华书局版<中国近代史>教材是由龚书铎等人编写的:二是在任课老师开列 ...
-
学林轶事| 《吕氏春秋》题旨新解
"春秋"一词,本是年.岁之意.古人认为春是萌发生长的季节,秋是成熟收获的季节,春秋连称就代表一年或一岁,后人便把它引申为编年体史书的称谓.唐人刘知几在<史通>中说:&q ...
-
学林轶事| 叶嘉莹的文学生命之源
叶嘉莹是当代知名的汉学家,她将西方文论引入古典文学研究,旧学新知熔于一炉,别开生面,独辟新境.就学者而论,足称泰斗:就诗人而言,亦允推大家.叶嘉莹自开户牖,走出了古典才女之小我,获得了心灵的突围.她在 ...
-
学林轶事|“南中泰斗”方国瑜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
学林轶事| 印章款识里的“朋友圈”
款识,原指古代钟鼎彝器上铸刻的文字.颜师古云:"款,刻也:识,记也."在印章中,则指由篆刻家刻于印面之外的四个侧边及印石顶部与印文相关的文字.图像等内容. 据<魏书·世祖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