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专号]柏才坚的散文《​​清明祭祖》

(0)

相关推荐

  • 清明前后迁坟的经验解揭秘

    清明节也是鬼节可以迁坟,在迁坟的时间上,最好选择在清明节前后迁坟最佳,让先人在清明节这天"入土安身"护佑后人.迁坟的过程在时辰上以不过"午"时最利,以免&quo ...

  • 郭旭峰丨清明,逝去的人是一阵风

    几日前就和堂哥相约好,清明节前回老家扫墓.那天堂哥带着侄子从市里,我和母亲从县城往老家赶,与在家等候的三叔一家会和.我父亲弟兄三个,大伯几年前去世,父亲和三叔体弱多病,给先人上坟添土已力不从心,作为我 ...

  • 赣鄱专栏 | 王运美:点灯

    [赣鄱专栏] 主编:胡柏涛 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特约摄影:汪填金 文  :王运美   /   图:堆糖 我的家乡有一个流传久远的风俗,就是在除夕和元宵节这天要上山 ...

  • 散文|没有烟火的清明节

    没有烟火的清明节 作者|蒙鹏 记得以前,清明节是有烟火的.这几年政府规定,清明节片火不得上山.这样,香蜡纸火不能买.我们担心家族里的几个老者不同意.因为,几个老者的思想比较传统.没想到跟他们一说,就痛 ...

  • 清明|家山万里,心香遥祭

    本       文       约       2300       字 阅       读       需       要 5 min 在我恩施乡下老家,清明是不会扫墓的.除非有必要,在过年那天,族 ...

  • 先损丁再发丁的怪异风水

    先损丁再发丁的怪异风水 在阴宅风水中,有些奇诡的现象:有的坟地先败后发,有的坟地先损丁后发丁--即先抑后扬,究竟是什么样的风水与之对应?我从最近勘察的一个阴宅风水案例中获得了一些启发. 这是一位同道朋 ...

  • 阴宅风水的最大秘密,就是这几点!

    阴宅,最初是人们表达对故人的尊重及寄托哀思之用,是"礼"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孝德文化的特殊形式. 汪春霖高端风水视频(上集,约65分钟) 在历代风水师的推波助澜之下,阴宅被赋予一些不 ...

  • [湖山作家群]柏才坚的散文《​​我的读书梦》

    我的读书梦   我的童年时代,书是稀缺的,许多书籍是违禁品.七岁,识字近百,因为要带小弟,我还没上过学.住在老屋,总喜翻箱倒柜,偶然在香几抽屉里翻到一本线装书,抖去厚厚的灰尘,发现残缺不全,年代久远, ...

  • [湖山作家群]柏才坚的散文《舅父》

    舅父 我的舅父与母亲一母同胞且是龙凤胎的哥哥,苦于生活所迫,落地不到一个月的兄妹便分隔两地,再见面时已是二十年后的事情了.生活艰难,令人唏嘘.血浓于水的亲情没有因为长久的分离而冲淡.母亲成家后,经父亲 ...

  • [湖山作家群]柏才坚的散文《​​难忘叔恩 》

    难忘叔恩  叔叔大我十岁,一直是我崇拜和要感恩之人.   现在,叔叔和堂弟一家在深圳长住,堂妹一家又在武汉,叔叔的根却在家乡大冶,亲情牵扯,叔经常携婶往来三地.   小时候,我家和叔叔是邻居,接触频繁 ...

  • [黄石文坛]柏才坚的散文《​​抓螃蟹》

    抓螃蟹 黄荆山南麓,一股清泉汨汨从石缝中缓缓流出,和着山涧的溪水沿着港沟弯弯曲曲.叮叮咚咚而来.山上的石头经过亿万年风雨侵蚀后风化成碎石,在洪水的裹胁下混合着泥土.腐殖质冲向港沟的犄角旮旯沉积下来.小 ...

  • [湖山作家群]柏才坚的散文《父亲的智慧》

    父亲的智慧 父亲九岁丧母,无兄弟姐妹,二爹英年早逝,未留下一子一女.父亲两世一身,形单影只.祖父娶有后妻,抱有养女,撇下父亲,另起炉灶.孤贫的父亲不甘堕落,自立成人.成年后与母亲结成伉俪,生儿育女.枯 ...

  • [湖山作家群]柏才坚的散文《我的教师节》

    我的教师节  今天教师节,星期五,是上班时间,也是我法定护学岗值班日.   6:50,我骑车到达学校,比一般日子要早.一大早,两名保安全副武装,头戴保安帽,身穿保安服,一人拿钢叉,一人拿钢棍.保洁师傅 ...

  • [清明专号]梅俊学的散文《钟山岭扫墓记》

    钟山岭扫墓记  清明节前两天,我与通山县城的细爷通了电话,细爷接通电话后对我说:"是学呀,有事吗?"我说:"细爷啊,今年清明节公.婆揇坟的事,是么样安排的?"  ...

  • [湖山作家群]柏才坚的短篇小说《支书娘子》

    支书娘子 支书娘子成了翠微村小学的代课教师,与袁老师同住袁家塆,在塆里据说与袁老师交流不是很多.袁老师与袁支书是发小,又和支书夫妻是初中同学.支书娘子来到学校,因与袁老师这层关系,较一般同事走得近些, ...

  • [湖山作家群]柏才坚的短篇小说《收取担保费》

    收取担保费 1997年"普九"的后面几年,农村中小学学生读书费用陡涨.建校集资,民师工资乡镇统筹,都搭上了收取学杂费的顺风车,让家长苦不堪言.父母有使学龄儿童接受学校教育的义务,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