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传家 || 杨凡作品:一脉家风,一缕书香/轩诚清读(第528期B)
相关推荐
-
老家记忆(七):武氏谱
作者|武际成 据潍州<武氏族谱>记载: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90年),始祖叔兄弟10人,从山西沁州武乡县经洪洞县广济寺大槐树,转直隶枣强县派发至山东,自愿应募屯田.后始祖文申公兄弟3人来 ...
-
爱书人黎成田:最是书香能致远
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浮躁的社会,标榜自己爱读书的人很多,但真正能静下心来读书的人却很少.四川省宜宾珙县有一位爱书人黎成田,如同现代社会中的"隐士& ...
-
【西南作家散文】江长源 /居家传世何为宝
西南作家散文 居 家 传 世 何 为 宝 江长源(湖北) 一日,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一位学者朋友淘到一本古装旧书,称其十分珍贵,认为淘到了一件宝贝.我点开照片,放大仔细查看,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是的, ...
-
无言的家风
发布时间: 2020-12-02 20:58:45 来源: 大理州纪委监委 我们家是一个四代同堂的家庭,父亲干了一辈子小县城的公务员,没有什么大的成就,但是他却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着我. 二十多年前, ...
-
庆馀年丨赵自力:添香
我家有个传统,新年的第一天,给孩子们的不是压岁钱,而是他们喜欢的书. 于是,每年的正月初一一大早,在孩子们的"新年好"的稚嫩声中,长辈们把提前准备好的各种书籍一一分发给孩子们.在书 ...
-
从曾国藩给父亲写的墓志铭看家风家教的形成
经典之语 积苦力学,应有司之试十有七,始得补县学生员. 不获大施,则发愤教督诸子. 批注 德孝至纯,孝之不嫌父母衰弱老污,奉亲如己. 父奋发求学十七载. 户部未仕. 批注一 批注二 每日析读 曾国藩为 ...
-
295期/米抗战作品《脉系李庄》/轩诚清读
小轩清浅: 家乡总是让人魂牵梦萦.无论是家乡的好,亦或是家乡的贫乏,在外的游子每每回想起来都会是无尽的触动,毕竟,那里是一个人身体与人格初养成时提供营养的地方啊!最深沉的依恋,与恨铁不成钢的纠结,便构 ...
-
军旅生涯 || 石崇道作品:《记忆中的满洲里》轩诚清读(第553期)
丽梅浅语 曾经当过兵,心系国家与人民:曾经当过兵,最难忘记战友情:曾经当过兵,军营就是第二故乡魂牵梦萦.作者饱蘸着深情,把当兵的自豪与使命.战友的情义与怀念,对第二故乡发自内心的赞美遍洒字里行间. 文 ...
-
243期/李子白作品《方老的柔曼》/轩诚清读
文 / 李子白 编辑/清慧 已获授权发布 方老的柔曼 方老是谁,走走陕西的文学圈,知之者众--就是那个写了<落红>,又写<后花园>的方英文. 英文兄是50年代生人,年长不了我几 ...
-
284期/江月作品《封心 · 锁爱 》/轩诚清读
文 / 江月 编辑/清慧 已获授权发布 封心 · 锁爱 将生命中最不舍的那一页 深深地封存 封存于纷繁的心的幽远 将生命中最难忘的那一幕 悄悄地封锁 封锁于寂静的爱的苍穹 残月悬空 寒宫影摇 摇动内心 ...
-
294期/李子白作品《陈公风骨祭》/轩诚清读
文 / 李子白 编辑/清慧 播读/梁轩诚 已获授权发布 陈公风骨祭 若非亲眼所见,既往都是传闻. 大概是2014年的夏天,经我从中绍介,忠实先生为一朋友的亲友文集写了序.书出,朋友感激,携了送先生的文 ...
-
322期B/景旭东作品《白雀寺的初冬》/轩诚清读
小轩清浅: 有动有静,有色有声,小小的四年级的孩子,居然就能写出这么灵动与鲜活的文字,不得不让一群怪蜀黍和怪阿姨们心下叹服!望小作者再接再厉,更上层楼! 文 / 景旭东 导语/清慧 清读/轩诚 编辑/ ...
-
333期B/张妥作品《十年花草你》/轩诚清读
小轩清浅: 张妥者,人称妥叔,江湖之谓也,以我俩之交情,平日称为妥叔哥. 妥叔君为人豪爽热情,热心参与各类文化活动,我对此颇不以为然,屡次指其良莠不分,滥做好人,然其不为所动,依然我行我素,故其一直红 ...
-
340期B/王晓琴作品《挖荠菜的故事》/轩诚清读
小轩清浅: 极有意思的一篇文章,将围绕挖荠菜的行行道道描述的意趣盎然,读来甚觉新鲜可爱! 文 / 王晓琴 导语/清慧 诵读/梁轩诚 编辑/清慧 挖荠菜的故事 西安曲江大唐遗址公园是个旅游胜地,与她毗邻 ...
-
西出阳关 || 沁梦作品:大西北的那一方天地/轩诚清读(第430期A)
小菲浅语: 俗话说: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见世面,长见识,陶冶情操.我想,这是指那些"行万里路"的有心人.用心人,才能有这"胜读万卷书"的收获了.从这篇文章中看出 ...
-
西出阳关(三) || 沁梦作品:金城兰州玉关情 /轩诚清读(第459期)
小菲浅语: 俗话说: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见世面,长见识,陶冶情操.我想,这是指那些"行万里路"的有心人.用心人,才能有这"胜读万卷书"的收获了.从这篇文章中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