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小林:方药量效心悟
相关推荐
-
9.麻黄附子细辛汤__二、发表之剂
9.麻黄附子细辛汤(张仲景) 少阴表证. (<伤寒论>) [歌诀] 麻黄附子细辛汤 发表一温一 经两法彰 若非表里相兼治 少阴反热曷①能康 [词解]①曷:曷(hé),音何,何时. [组成] ...
-
【每周一案】 第108期 • 张锡纯治温病
May 27 每周一案 欢迎大家来到每周一案第109期,今天图图将带大家了解张锡纯治温病. 天津马某某,年二十八岁,于季秋得温病兼喉痧痰喘证. [病因] 初因外出受风感冒甚微,医者用热药发之,陡成温病 ...
-
药味宜于病、药量宜于病、配伍宜于病,谈谈药病相宜论
千百年来,中医药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发现.创制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方药.这些作为经验结晶的方药,针对某些病证形成了较为固定的配伍组合,具有较鲜明的特点,可称为药病相宜.具体而言,即所选药味有纠偏之能,所 ...
-
七问小柴胡汤——君子和而不同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华成坤 小柴胡汤出自哪里? 小柴胡汤首见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此书成书于东汉末年,约公元205年,当时诸葛亮还很年轻,正在隆中耕读,距离 ...
-
仝小林 方药量效心悟
自铁扫把草药店仝小林 方药量效心悟编者按: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剂量的研究事关疗效的提高.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方药量效关系与合理应用研讨会"上,仝小林教授谈其20多年对剂量潜心研究 ...
-
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仝小林方药量效心悟【转】
2009.12.30中国中医药报 仝小林: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编者按: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剂量的研究事关疗效的提高.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方药量效关系与合理应用研讨会&qu ...
-
仝小林方药量效研究
仝小林方药量效研究 "以药为本体"的剂量规律 --对中药及复方剂量阈.治疗窗的构建及思考 中药是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四个重要环节中直接落实到临床疗效的关键环节,包括了药味的选择和药 ...
-
【仝小林】方药量效心悟
药物剂量是取得临床良好疗效的关键.<伤寒论>药味少而精纯,组方法度严谨,临床疗效确切,对后世影响巨大,被后世誉为"经方".但因为年代久远,度量衡屡经变易,代有所改,悬殊 ...
-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仝小林的方药量效心悟
<伤寒论>中的"经方",药简效宏,一剂知两剂已,然而当今中医少了方剂量效的"秘传",使得"经方"虎落平阳.魅力大减,本文讲述名医 ...
-
中医临床经验:方药量效心悟
药物剂量是取得临床良好疗效的关键.<伤寒论>药味少而精纯,组方法度严谨,临床疗效确切,对后世影响巨大,被后世誉为"经方".但因为年代久远,度量衡屡经变易,代有所改,悬殊 ...
-
方药量效心悟
首页 医案心得 方药量效心悟 中国中医药报 2009-12-30 编者按: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剂量的研究事关疗效的提高.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方药量效关系与合理应用研讨会"上,仝小 ...
-
降糖、降脂、降压,对付三高,仝小林教授的这些药对及小方很好用
小编导读 "三高"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高血糖(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的总称.有些患者只患有其中的一种,而有些患者则聚齐了三种疾病.聚齐三种疾病可以召唤?什么也召唤不来, ...
-
仝小林教授用黄连及黄连类方治疗糖尿病经验
黄连,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效,历代医家在治疗消渴病处方中不少含有黄连,其中不乏大剂量使用黄连者,近年来对黄连及其复方的药理研究较多,如黄连解毒汤.黄连苦瓜汤等研究.然而在临床上,由于黄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