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大黄汤原方组成、医案条文、用法剂量与方解方论

[原方组成]

桂枝去皮,三两(9克),芍药六两(18克),甘草炙,二两(6克),大黄二两(6克),生姜切,三两(9克),大枣擘,十二枚。

[服用方法]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治则方解]

病机:太阳病误下,邪陷太阴,兼有里实。

治则:解肌祛邪,泻实和里。

方义:本方即桂枝加芍药汤再加大黄组成。用桂枝加芍药汤治太阴脾虚气滞络瘀,加用大黄泻阳明胃腑之实滞。

[辨证要点]

本方可以认为是太阳病兼有里实。大黄、芍药均能损伤胃气,对脾胃不足的患者切勿轻投。对于中气较虚的患者,即使须用大黄、芍药,亦需适当减量,以免中焦受伤。

[仲景方论条文]

《伤寒论》第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注家方论]

1.许宏《金镜内台方议》:表邪未罢,若便下之,则虚其中,邪气反入里。若脉虚弱而腹满时痛者,乃脾虚也,不可再下,急与桂枝加芍药汤以止其痛;若脉沉实,大实而痛,以手按之不止者,乃脾实也,急宜再下,与桂枝汤以和表,加芍药、大黄以攻其里。且赤芍药性凉而能泻血中热,大黄能除其实、泻其脾也。

问日:桂枝加芍药汤用白芍药,加大黄汤用赤芍药,二症皆同,何得有异?答曰:白芍药能补脾止痛,赤芍药能泻脾止痛。前症加芍药汤,乃治虚邪;后症加大黄汤,乃治实邪,以此虚实之不同,故补泻之有异。

2.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大黄人于桂枝汤中,欲其破脾实而不伤阴也。大黄非治太阴之药,脾实腹痛,是肠中燥矢不去,显然太阴转属阳明而阳道实,故以姜、桂人太阴,升阳分,杀太阴结滞,则大黄入脾反有理阴之功,即调胃承气之义。燥矢去,而阳明之内道通,则太阴之经气出注运行而腹痛减,是双解法也。

3.陈修园《长沙方歌括》:桂枝加大黄者,以桂、姜升邪;倍芍药引入太阴,鼓其陷邪;加大黄运其中枢,通地道,去实满;枣、草助转输,使其邪悉从外解下行,各不相背。(名医验案]

1.曹颖甫医案

庆孙,起病由于暴感风寒,大便不行,头顶痛,此为太阳阳明同病,自服救命丹,大便行而头痛稍愈。今表证未尽,里证亦未尽,脉浮缓,身常有汗,宜桂枝加大黄汤,川桂枝9克,生白芍9克,生甘草3克,生川军9克,生姜3片,红枣3枚。

2.刘渡舟医案

李某某,男36岁,腹痛下利红白,里急后重,每日三四次,经年不愈,而治疗罔效,切其脉弦而任按,舌苔黄而质绛。余曰:此病脾胃气不和,又中夹有凝滞之邪,积邪不除,则下利不能止,法当通因通用,扫除肠中腐秽则病可愈。为疏:桂枝6克,白芍18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7枚,大黄6克。嘱一次煎服,服药不久而大便作泻,皆黏腻臭秽之物,从此而下利日见轻缓,因此获愈。

3.《湖南省老中医医案》医案

陈某,女,10岁,两日来微微汗出,恶风寒,头痛不甚,但脐腹作痛不可按,大便3日未解,腹部胀满,面上青筋暴露,痛苦面容,呻吟不止,此太阳表证未罢,兼里实也。治宜和表通里,处方:桂枝10克,芍药12克,大黄12克,郁金6克,炙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3枚,服3剂,胃纳佳,饮食增,诸症悉解。

[长沙方歌]

桂枝倍芍转输脾,泄满升邪止痛宜,

大实痛因反下误,黄加二两下无疑。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方剂归类法学习《伤寒论》,可以...

    <伤寒论>方剂归类法 学习<伤寒论>,可以从六经传变(传经,传腑,直中,)规律,去理解去选择学习方剂运用,这是纵向的方法:同时,还有一种学习方法,比如<伤寒来苏集> ...

  •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280、太陰爲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

    280.太陰爲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 解:至虚有盛候,本条文为素体阳虚之人得实证用损法的用药指导原则:减量服药,小剂量而进.<金匮要略> ...

  • 伤寒医案讨论会(三)

    青竹中医 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医路漫漫 青竹相伴. 来源|青竹医社  导读  本次『青竹360°伤寒背诵训练营』通过医案讨论了桂枝加芍药汤.茵陈蒿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应用,下面 ...

  • 伤寒论桂枝加大黄汤方原文、配方组成与方解

    桂枝三两,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切)三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于桂枝加芍药汤,更加通便的大黄,故治桂枝加芍药汤证而大便难 ...

  • ∵​4桂枝加大黄汤方:279

    ∵ ​4桂枝加大黄汤方:279条  桂枝三两,去皮 大黄二两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5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43条 ...

  • 寒实积腹痛医案(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加大黄汤原文]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279) [组成] 桂枝10g 白芍20g 炙甘草6g  川军10g  生姜10g ...

  • 伤寒论方解:(22)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

    小白郎中: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伤寒论方解(二十二) 王东海 桂枝加芍药汤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是汤主之: 大实痛,桂枝加大黄汤主之.于桂枝汤内另加芍药三两 ...

  • 桂枝加大黄汤的用处

    桂枝三两     大黄二两   芍药六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生姜(切)三两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芍药"主邪气腹痛,除 ...

  • 桂枝加大黄汤证方证标准√

    ​桂枝加大黄汤证方证标准 特征症状:腹满大实痛,便秘,拒按 主要症状(太阳证):发热,恶寒,或者恶风,自汗,小便清 舌苔脉象:苔白厚,脉弦数或弦而有力   [条文荟萃]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 ...

  • 桂枝加大黄汤治疗儿童腹痛一例观察

    消化系统疾患,是儿童常见问题.症状复杂,容易反复,原因繁多,颇令家长头痛. 本人一个主观的感觉是,我的小时候,农村小孩,天天泥土里玩耍,活动范围大,跑的开,追鸡撵鹅,摸鱼抓虾,体质往往比较健康,生病很 ...

  • 桂枝加大黄汤[桂枝加大黄汤]

    ①太阳阳明同病<经方实验录>:暴感风寒,大便不行,头顶痛,此为太阳.阳明同病.自服救命丹,大便行,而头痛稍愈.今表证未尽,里证亦未尽,脉浮缓,身常自汗,宜桂枝加大黄汤:川桂枝3钱,生白芍3 ...

  • 桂枝加大黄汤∥左腹刺痛、腹胀【第726期】

    赖某,男性,56岁. 感冒发热1周,经用西药治疗热退.近3天左腹刺痛.腹胀,时轻时重,服用阿托品(具体用量不详)痛缓不明显,伴见头微痛.汗出.恶风,大便3日未行,左腹按之痛,舌苔白根腻,脉沉弦细.左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