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 秸秆降解细菌群落功能组成比物种组成具有更低的环境可变性

推荐:江舜尧

编译:走来走去的狮子

编辑:小菌菌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冯有智研究员团队于2020年4月在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发表题目为《Function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has less environmental variability than taxonomic composition in straw-degrading bacteria》的文章。该研究为揭示不同生态背景下秸秆降解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及其环境可变性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文章内容

研究背景:秸秆微生物降解显著促进了全球碳的周转。为了更精确地计算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秸秆降解微生物群落组成时空变化得到了充分的研究。然而了解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组成,而不仅仅是分类组成,对于理解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至关重要。但目前对秸秆降解细菌群落功能组成及其环境可变性的研究较少。
方法:以不同生态背景的重庆、常熟和鹰潭三个田间原位秸秆降解实验为研究对象,基于Illumina高通量测序和微生物群落功能预测分析了区域尺度下秸秆降解细菌群落的功能组成和物种组成及其环境可变性。
结果:研究表明虽然站点间参与秸秆降解的细菌物种表现出较大的空间差异,但相关功能基因组成环境变异性较低。这可能是因为空间隔离而引起的扩散限制,导致物种较高的环境变异性;而代谢生态位特异性选择导致了稳定的功能组成和较低的冗余性。
结论:该结果表明区域尺度下水稻土秸秆降解微生物群落功能基因集具有内在一致性。由于微生物群落功能和物种组成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意义,该研究成果将更有助于统一对大尺度下秸秆降解的微生物学过程的认知。

文章重要图片说明

图1 | 区域尺度下秸秆降解细菌物种和功能分布

图2 | 区域尺度下秸秆降解细菌物种和功能组成

图3 | 秸秆降解细菌物种和功能环境可变性




你可能还喜欢

  1. 2019年度回顾 | 微生态环境微生物类微文大合辑

  2. 2019年度回顾 | 微生态人体/动物微生物类微文大合辑

  3. 2019年度回顾 | 技术贴合辑大放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