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袋这破事

我对食用菌生产的很多细节关注比较多,发现没有一项是可以随随便便的。今天谈谈装袋这个事情,之所以说叫“破事”,是因为装袋最怕破袋,所以破事的要害第一点就是不能破了。

装袋的原则很多,真正要细细的说就又长又臭了,所以还是分成几个大方面来讲。

第一个要说的是速度。

装袋的速度,到底是机器快还是手工快?从全流程来看,大袋手工是快过机器的,而小袋则是机器快过手工。所以在劳动力不太贵的情况下,平菇生产使用大袋的,都基本上选择手工。

之所以大袋手工快,是因为大袋口子宽,可以定量一次性铲入原料,这就比机器的推进好得多,而机器还要人套袋,套袋小的时候还比较好套,大了松松垮垮,手卡不好,机器装自然反倒慢了。如果自动套袋,大袋对机器的要求也更高,机器故障率也自然升高,自然破袋率也会上升。全自动的装袋设备目前动作都快不了,优势只在省劳动力,这对目前全国绝大部分地区是还缺乏吸引力的,老实说,故障率也还太高。

第二个说扎口。

目前自动扎口的机器,无论是扎环还是扎扣的,机器的稳定性都不太好,稳定点的就扎得都不够紧。这个原因是扎口前的挤压动作机器做不好,所以后来自动化机器都是扭口再卡扣,但这个增加的动作又影响到机器的稳定度。

国内为数不多的几家全自动机器生产厂家的产品,目前市场反响还是不太理想的。所以回到现实,稳重点的做法还是机器装袋人工或者半人工扎口,指望这一块省事的恐怕还要等若干年。

自动扎口本身不太容易导致破袋,但在流水线设置上,由于装袋速度提高导致的一些附加问题也很常见,比如传送带堆垒和下落不畅,引发挤压破袋也是很要命的事件,但似乎厂家对此关注不够。

第三个说松紧。

这是装袋最为伤脑筋的事情,有些是要紧紧不了,有些是要松松不成。而对于具体菇种来说,适当松紧又非常重要。对于含水量高、原料硬度不大的情况,松紧的调节是不太难的,但对含水量偏低、原料颗粒大、硬度高、又是使用冲压方式的,要装紧的话,破袋就难免了。由于这个原因,长袋香菇和长袋木耳的装袋机都是以抱筒式的为主流。而且因为冲压有点问题是存在对袋子划伤问题,所以以冲压机见长的漳州两宝在这一块优势就不大了。

装的紧和扎口扎的紧必须相辅相成,否则就是假性的紧。

在灭菌温度不过高的条件下,装得紧的袋子层叠4-5层是不容易造成压痕变形的,压痕过深只有两个原因,装得松或灭菌温度偏高。

第四个谈袋子的厚薄。

为了不破,加厚袋子也是一个办法,但这个一方面是增加袋子成本,另一方面要增加灭菌成本。而在相同的紧实状况下,比较起来破袋率与机子的品牌关系很大。其实以塑料硬度看,静态压力要压破它是很难的,厚袋子不容易破是因为同样受力延展的状态下,厚的可以延展更大些。

所以对于装袋机来说,核心的东西是料筒和抱筒之间的缝隙越小越好,但料筒必须小于菌袋,否则不易套袋,而抱筒这必须尽量等于或小于菌袋的大小,这样装完后就就有足够大的弹性空间消除应力,从而减少破袋。

第五个谈装袋及延伸方法导致的后期破损。

装袋没有做好后续工作,还是会造成灭菌过程的破袋问题的。

比如扎口太死,完全无法泄气,容易造成堆面袋子涨袋破损。(《食用菌行业灭菌温度如何确定》里有叙述)

当然扎口太松就很容易带来接种后的污染,要平衡这个问题,一般需要调试扎口机,但最彻底的办法是加透气孔贴透气膜,不过现在太多企业对贴透气膜后的堆垒没有足够重视,有些透气孔被压住,实际上起不到透气目的。这样的菌袋即使不发生周向的涨袋,还有可能导致轴向的涨袋,而轴向涨袋通常是看不出的,不过袋子变松而已。

所以不仅要注意装袋不破,还要注意摆放的方向,一律透气孔垂直朝上,表层一律垂直朝下,这样也防止泄气吹开贴的不够紧的透气贴。

至于其他各种毛刺和原料软化处理还有洁净等带来破袋的问题,众所周知,我就不多说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