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乐的“均”与“调”是上下级关系(附图 音频)

前晚琴友在点评拙文《啥子叫同律音?》时讨论中西乐的“调”。

中国音乐的基础概念被屏蔽后讨论中乐概念有点头痛。

先说自己家的事:

中乐的“均”是一个结构单位,用于音乐作品里选择的几个律之间的固定间距。

中乐作品的用乐结构怎么选择哪几个律:选定一律做宫音连续隔八相生,五音结构、七音结构都如此。

选定的宫音律做均主,连续相生的四律或六律做商音角音徵音羽音或商音角音中音徵音羽音和音。

每首音乐作品都有自己的宫音及其团队,十二律其它剩余七律(五音结构)或五律(七音结构)基本不在作品里出现。

在每一个均内产生五个或七个“调”,这个“调”有自己的和谐搭档“音”。“调”与“音”之间也是“隔八相生”关系。

请大家听听蜀派琴人喻绍泽先生弹奏的仲吕均《关山月》(宫调)和《平沙落雁》(羽调)的音乐效果差异,两首琴曲用乐结构都是仲吕均(仲吕宫、林钟商、南吕角、黄钟徵、太簇羽),但是乐句韵脚大不相同。

用一句接地气的话来说:《关山月》与《平沙落雁》都是用相同的五个律来作曲,怎么听起来大不一样啊?

大家熟悉的《忆故人》写得很清楚:太簇商调徵音寄黄钟均。

这句话的意思是琴曲用乐结构黄钟均:

黄钟均:黄钟宫、太簇商、姑洗角、林钟徵、南吕羽。

黄钟是均主——宫音是黄钟律,

商调——作品韵脚是商音、徵音。

请围观群众自己留意《忆故人》的每段结尾音是哪一律?

另外《凤求凰》是黄钟均哪个调?

西乐用乐结构被翻译成调,西乐调的结构与中乐均的功能基本相同。

但是西乐结构的调还能往下发展吗?我读书少没学过西乐不敢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