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还能放开几个非国营成品油出口资质?

2020年7月,浙江省发改委发布通知,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获得全国首个成品油出口资质,这也代表着中国非国营地炼企业的出口“闸口”率先放开。平头哥在《浙石化成品油出口资质为何拥有如此高的含金量?》文章中有过详细的分析,中国非国营地炼企业的成品油出口资质,可以说是中国成品油市场化的先行代表,在中国成品油行业具有较高的含金量。

浙石化成品油出口资质审批下放,也让中国部分具有实力的地炼企业艳慕不已。据平头哥了解到,恒力石化、荣盛石化、古雷石化、广东石化、裕龙石化等企业,也在成品油出口资质审批申请上,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高昂的成本。

据平头哥了解到,恒力石化是中国七大炼化基地之一,也是七大炼化基地中最早建成投产的企业,炼油装置在2018年12月投产,乙烯装置在2020年2月投产,目前炼化一体化装置全部投产运行。据恒力石化某相关人员介绍,恒力石化在2019年底就已经开始了成品油出口资质的申请,并且为此付出了较高的成本,但是,最终结果并不理想。

平头哥了解到,恒力石化成品油出口资质的申请时间要晚于浙石化,浙石化在很早已经开始了成品油出口资质的审批,并且是集全省之力申请成品油出口资质。而恒力石化的申请被驳回,平头哥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浙石化影响,以及集合的力量悬殊造成的。

但是,据恒力石化相关人员透漏,恒力石化会继续跟进成品油出口资质的申请,并且有信心在2021年将资质申请下来。

另外,裕龙石化、荣盛石化、古雷石化等企业,都在成品油出口资质申请上下过功夫。但是据该类企业的反馈,国家对于成品油出口控制极其严格,虽然在前期付出过努力,但是想要真正申请下来非常困难。

随着我国七大炼化基地的陆续投产,中国成品油供应过剩现状将越发严重,中国非国营地炼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对成品油非市场化的控制,在销售、物流、仓储及贸易环节,都无法实现现有体制下的市场化竞争,这虽然能够保障中国成品油市场的稳定供给,但也很大程度上损害了非国营一体化企业的自身经营和发展。所以,成品油出口,就成了缓解国内成品油供应过剩的唯一渠道。

平头哥认为,成品油出口环节的放开,是国家推动成品油市场化的最后一步,也是极其关键的一步。但是,为了保障国内陆炼企业能够有能力参与到国际化市场竞争之中,国家必将在合适的环节进行出口资质的放开。所以,对于成品油出口资质,必将缓慢逐步放开,不会出现大踏步放开的可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