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文坛]徐卫祥的短篇小说《海风轻轻吹》 2024-07-30 09:50:04 海风轻轻吹 傍晚,美丽的滨海城市,渐渐地安静了下来,海风在轻轻地吹。李亦凡,梳着一个马尾辫,明亮的双眸扑闪扑闪的。浅浅的笑容,像微风吹拂水面轻轻荡漾;脆脆的声音,像银铃碰银铃一样的好听。她是一个文静的姑娘。下课了,别的同学,或说说笑笑,或打打闹闹,而她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有时写写作业,有时看看窗外的风景,像一只温驯可爱的小羔羊。在家里,她把自己的小房间布置得整洁而又温馨,墙上贴的是自己画的画,书桌擦得洁净如镜,被子叠似豆腐块。在学校,桌面始终是整洁的,抽屉里不像有的同学那样杂乱,干净得没有一片碎纸。应该佩服班主任的眼力,入校不到一周,就看出她是一位爱整洁,有责任心的女孩。班主任举荐,通过同学们投票,她当上了班级卫生委员。果然,不负众望,每周学校卫生评比她们班总拿第一。太阳初升,她第一个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看看课桌摆整齐没有,把讲台再擦擦。夕阳西下,她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在她眼里,无论早晚,教室都是一幅美丽的画。妈妈有些担心,说:“你每天回来得晚,不会影响学习吧?”“妈妈,我不会影响学习的。”她乐意承担这份工作。有天早晨,她打开教室门,班主任也到了,看到教室后面都是纸片,脸色一沉,批评了她:“你是不是骄傲了?工作不负责任!你看教室后面都是垃圾。”她没有争辩,她也从不和同学老师争辩。但心里纳闷,昨天走时,教室是干干净净的,怎么早晨来有垃圾了呢?她回到家,妈妈见她闷闷不乐,问:“怎么今天这么不高兴呀?有什么烦心的事跟妈妈说说。”她每天回到家,都要把班级里的趣闻轶事讲给妈妈听,诸如哪个同学挨了批评,哪个同学得了表扬,哪个和哪个是好朋友……妈妈总是耐心地听着她讲。她说:“班主任说我骄傲了,而我一直认真地管理班级卫生。”“是因为什么事情呢?”妈妈问。亦凡讲了原委,妈妈说:“哦,是不是有同学恶作剧?”“想起来了,我昨天忘记了锁教室门。”女儿恍然大悟。“你再去跟班主任解释解释。”“不用了,我有办法。”第二天,她找到了那个小个子男生,瞪着眼,说:“昨天是你放学后把碎纸扔在教室后面。”“不是我。”小个子男生瞥了她一眼,不承认。“你眼睛看着我。你若再不承认,我跟班主任讲了,罚扫一个星期。”“是……是我,我以后再不了,千万不要跟班主任讲。”她用这种“萝卜”加“棍棒”的方式,制服了很多破坏卫生和做卫生逃跑的同学,班级卫生永葆着第一的荣誉。学习上,她小学基础不好,尤其怕数学,见了数学好似老鼠见了猫,眼发直,腿打抖。初中入校第一次考试数学只考39分。数学老师,戴一副无边眼镜,镜片后是一双笑眯眯的眼。学生说,我的数学老师每天是喝了蜂蜜水到学校的。他对班级分数的排名很超脱,既欣赏那些数学有天赋的学生,而对学习数学困难的学生更是同情,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有次考试亦凡考了45分,数学老师在班上还表扬她进步呢。亦凡回到家,跟妈妈说了,问:“妈妈,老师是不是在用'精神胜利法’?我考45分还表扬我。”妈妈看着女儿,眼中满是怜爱,说:“孩子啊,老师是真心的,你的每一点进步,老师都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呢。”“是的,老师从未因为我拉了班级的平均分,拖了班级的后腿而嫌弃我。”“别的同学说我笨,用鄙视的目光看我,用轻薄的语言说我,老师总是狠狠地批评这些同学,保护我呢。”女儿打开了话闸。老师对她的关心,这位恬静的姑娘在悄悄地感受着,好像刚出土的嫩芽在悄悄地感受着春雨的滋润。李亦凡学数学确实没有那种灵气,尽管听课时微笑地看着老师,想听清每个知识点;做作业时,虽然每一笔一画都写得工工整整。但考试时,她很无奈,当看到其他同学埋头疾书时,心里一阵悲凉,满脸挂着失望和无助。一个半小时转瞬即逝,总是默默地上交了最后一面接近空白的试卷。初一的数学她妈妈是能辅导的。对于套公式的题,讲后她能懂,但对稍微复杂的题,尤其是几何题,有时讲几遍她都不懂。有一次,妈妈辅导她一道几何题,讲了三遍,她还是不懂,睁着大眼睛望着妈妈,妈妈实在忍不住了,嗓门也变大了,“你真……”“笨”这个字,无论如何是不能说出来的,这也是妈妈最大担心——一旦女儿认为自己“笨”,对学习失去信心,即便前面是一座小山,也是难以翻越的。数学没信心了,本来她其它学科一般,那就对整个学习失去了信心。妈妈说到嘴边的“笨”字,又咽了回去。妈妈想,如果这样辅导下去,不仅一个“笨”字会说出来,说不定会动手打的,那样母女融洽的关系就没有了,孩子就没希望了。想到这里,她决定请一名大学生到家辅导女儿的作业。辅导一段时间后,她接到了数学老师的电话:“亦凡妈妈,亦凡每天作业写得工工整整,又很正确,但考试总是三四十分,不知什么原因?”“按理讲,作业做得正确,考试也会考得比较好,不至于考得那么低呀?”数学老师进一步分析道。后来了解,作业中简单的题是她自己做的,其它的题,辅导老师讲解她不懂,是辅导老师写好后,她抄写在作业本上的。数学就是这样——没有思考,没有理解,你抄写一百遍考试照样不会。“老师,那怎么办呢?”她妈妈着急地问。“怎么办呢?怎样让她思维活跃起来呢?”老师也在想。“你和哪个同学关系好呀?”数学老师问李亦凡。“我和杨玥关系好,我俩是闺蜜呢。”她很得意地回答。数学老师心里有办法了,杨玥同学数学成绩好,又善于表达,何不让她去帮帮亦凡呢?和班主任商量,李亦凡和杨玥同桌了,并获得一项“问”的特权——听讲时可以边听边问,练习时可以边写边问,当然,尽量不影响周围的同学。老师也在不断地鼓励她,有一次在班上说:有的同学很刻苦,成绩差。她对老师的话敏感,听后心里很难受。心想,我虽然刻苦了,但成绩那么差——我真笨,别的同学玩着都学得好,而我花那么多时间也学不好。闺蜜帮她解开了心结——老师这是在表扬你呢,你成绩差,但从不放弃,学习刻苦,是在班上倡导这种精神。她圆睁着眼睛看着闺蜜,似乎明白了过来——是的,平常老师关心我,从不责备我,这是在认可我的学习精神啊!晚上,她做了一个梦: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她背着画板,走进了一个园林。她选好角度,画了一个我国古建筑至美之斗拱;换一个角度,画了一座精美别致的假山;走到水边,又画了一幅“鱼戏莲花间”……突然听到她的闺蜜叫她,“亦凡,亦凡,数学考试了。”她吓一跳——我没有看书,没有做题,怎么考试呀?打开试卷,一题也不会,梦中吓醒。有人说,梦与现实是反着的。的确,这段时间,她惊喜地发现——最后一页的试卷终于不是全部空白的了,总有那么一问是会写的,总有那么一条辅助线是会画的,总有那么一道题是自己练过的……数学能听懂了,李亦凡的心情也好了,对老师的话不再敏感,课间和同学有说有笑。她在卫生方面为班级做了很多,同学们也愿意帮助她。有几次闺蜜因病没有来学校,班上有一个男生,上课就来帮助她,课间她也喜欢和这位同学开开玩笑,问问问题。一天,数学老师像往日一样,笑嘻嘻地走到教室,同学们也是笑嘻嘻地看着老师,但今天有些诡异,老师一看黑板有一个大大的双“喜”,上面写着“李刘好合”,老师是领会的——李是李亦凡,刘是那位帮她的男同学。老师收起笑脸,面带愠怒,说:“同学们不能开这样的玩笑,同学之间,男生与女生互相帮助,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我们班要形成这样的好风尚。”同学不再嘻笑,个个陷入了沉思。李亦凡回到家,吃晚饭时,一言不发,以前每天回家都跟妈妈说个不停。妈妈试探着问:“今天怎么不高兴啦?”她不语,闷着吃自己的饭。“有什么烦人的事,跟妈妈说说。”妈妈笑着说。“一个男生帮我讲数学题,其他同学起哄。”她说着脸颊绯红。“为什么起哄呀?”“别问了,妈妈你还不知道那个意思吗?”“那个男生在班上怎样啊?”“学习成绩好,篮球打得好,还乐于帮助同学呢。”女儿补充道。“哦,这样……”妈妈没有说什么。一天,上课预备铃响了,数学老师照例发下数学测试卷。过了一会儿,教室里传出尖叫声:“我考及格了!我考及格了!”李亦凡数学终于考及格了。全班所有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她,教室里倏然一片寂静,接着是雷鸣般的掌声。放学,吃完晚饭,亦凡和妈妈漫步在沙滩上,海风在轻轻地吹。“妈妈,我数学终于考及格了。”亦凡自豪地说。妈妈附和一句:“我女儿努力,我女儿哪科都能学好!”亦凡听着,脸上笑开了花。妈妈问:“辅导你的那个男孩考得咋样?”她微带一点儿恼着的神气,说:“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全不知道!”当然她是知道的,她到数学老师那里看分数时,总要看看那位男生的分数——这次那个男生考了满分。初二下,李亦凡数学跟上了,心情也舒畅了。虽然成绩在班上不是很好,但她对自己满意,妈妈也满意。一年多没有画画了,她重新拿起了画笔,那里有她心灵的寄托,那里有她全国获奖的荣耀,那里有她梦中的美景。上课铃响了,英语老师走上讲台,说:“同学们,把其它东西收起来,准备上课了。”李亦凡此时沉浸在画中,沉浸在画的美景中,上课铃声没有听到,老师的话也没有听到。“我再说一遍,同学们,把其它东西收起来,准备上课了。”她还是痴迷在自己的画中,老师怒吼道:“李亦凡,站起来!把画送上来。”老师十分生气,同学们十分惊讶——平时上课,安静守纪,专心致志的同学,今天怎么啦?一个个目光像一个个手电筒,照向她,她感到羞愧难当,恨不得钻进地里。从此,她再也不敢分心了,继续专心于文化课的学习。李亦凡终于考上了高中。她和妈妈漫步在沙滩上。“妈妈,妈妈,感谢您三年的陪伴!”李亦凡深情地看着妈妈。妈妈轻抚着女儿的头发,说:“你基础差,三年不懈努力,终得所愿,女儿辛苦了!你应该感谢关爱你的老师和帮助你的同学。”“妈妈,我知道,老师对我的关爱,同学对我的帮助,我不会忘记的。”……海风轻拂着脸庞,海水轻拍着沙滩。“妈妈,妈妈!”李亦凡望着妈妈。“孩子,有什么话你说吧。”“我,我太爱画画了,我要去专门学美术。”女儿鼓足勇气,说出了深藏在心底的话。……海风在轻轻地吹。 徐卫祥,1964年5月出生,原任教黄石十五中,现深圳市高级中学数学教师,出版著作有《教者当自强》和《我的多彩课堂》。《新东西》编辑部主 编:向天笑 赞 (0) 相关推荐 “老师,拜托您给换个座位,孩子被同桌欺负惨了” 中小学阶段,学生座位的安排不是小事,有些孩子因为座位问题没有处理好,长期处于情绪不高的状态,严重影响学习,甚至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对学生座位的安排非常重视.可是,班级的座 ... 小小园丁,26朵花(上) 每天站在教室,迎着阳光,听着<弟子规>的歌,望着昂着笑脸儿,雀跃着进入教室的精灵,欣然开始新的一天: 早安,我的花儿们! 我的班级,我做主 我的班级,我做主,二二班26朵花,"每 ... 大东北那些土生土长的“成语故事”之四十九 大东北那些土生土长的"成语故事" 之自自扭扭 在大东北地区,过去的贫苦日子里,老百姓根据生活中的经历,造出了许多土生土长的四个字的土话,即咱们所谓的乡村"成语" ... [黄石文坛]徐卫祥的短篇小说《一天一考》 一天一考 据报道:xx为了发家致富,圈了一块荒山养鸡.把鸡圈养一段时间后,xx想尽快出栏,每天惦记着,都要把鸡拿来称一称.鸡本想睡睡觉,长长肉,结果睡得不安宁,个个骨瘦如柴,他急得六神无主.恰在此 ... [黄石文坛]徐卫祥的随笔《在同学小孩婚礼上的讲话》 在同学小孩婚礼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来宾: 我是xx的同学,很荣幸受邀在他儿子的婚礼上发言,谢谢老同学! 今天是一个喜庆的日子,也是一个感恩的日子!首先我要感恩各位长辈,你们的言传身教,成就了同学儿子的 ... [黄石文坛]徐卫祥的随笔《火车》 火车 "姨爹.姨爹,火车来啦,火车来啦."假期,我内妹的小孩到我家,每天都要我带他去看"火车".事实上,看的是地铁,在我小区旁,深圳地铁四号线,从地底钻了出来, ... [黄石文坛]徐卫祥怀念董方博老师的随笔《忘不了那个眼神》 忘不了那个眼神 --怀念董方博老师 董方博老师,我最忘不了的是他那个眼神:关切.慈祥.坚定. 我以前并不认识他,只知道参加市里的论文.讲课比赛时,评委中总有董方博老师的名字. 真正认识董老 ... [黄石文坛]徐卫祥的随笔《数学与语文》 数学与语文 数学和语文,一理一文,在大人世界里有时互不相干:而在孩子学习中,两门功课都很重要.很多同学偏科也主要是以此两科为分界.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他提倡"文科要通理,理科要通文& ... [黄石文坛]徐卫祥的随笔《在外过年》 在外过年 今年是第二次在外地过年,生而至今的第二次. 在外地过年,心还是想着家乡,想着家乡的那顿年饭. 家乡年饭的仪式是十分庄重的. 吃饭之前先祭祖.在我们村,每家都有一个木制的长方形 ... [黄石文坛]徐卫祥的随笔《老马的一天》 老马的一天 老马再过两年就要退休了,他心里坦荡,成天笑呵呵的.二十年前他就评上高级职称了,懒得去管现在在哪一档.他出过书,好心人对他说:"有条件,争取再上一个等级吧."他淡淡一 ... [黄石文坛]徐卫祥的随笔《未了的情》 未了的情 一 开学的第二天,有三个女生来到我新搬的办公室. "徐老师--您--"话还没有说完,呜呜咽咽哭了起来."别--别--赶快吃坚果."以前她仨到我 ... [黄石文坛] 徐文英的随笔《难忘的5月12日》 难忘的5月12日 "滴答滴,答滴答,时针在不停的转动--",平凡的日子不在于过了多少天,而在于你记住了哪一天,记住的这一天就是不平凡.渐渐来临的5月12日,让我又一次心血来潮.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