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 · 鼏宅夏迹
相关推荐
-
现存最早的青铜鼎,外形古朴简单,却被誉为“华夏第一鼎”
1959年,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带队在豫西调查,意外发现了偃师市境内的二里头遗址,从而引爆了轰动世界的新闻.此前,尽管夏商周的朝代顺序深入人心,尽管<史记>中明确记录了夏朝,甚至包括了太 ...
-
天下第一爵------乳钉纹青铜爵
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负山抱河.历史悠久.物华天宝,给世人留下了丰富的宝藏.洛阳博物馆以其馆藏丰富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始建于1958年,新馆于2009年正式对外开放.新馆选址在隋唐洛阳城里坊区西北 ...
-
夏文化考古新成果,鼏宅禹迹,秦公簋所隐藏的华夏文明惊世秘密
(作者:赵辉)在夏文化研究中,尤其在夏代信史.大禹人物信史的考证中,秦公簋的文史价值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我们确立夏王朝历史,确立大禹在中国历史中确有其人的最重要物证与文献记录. 秦公簋,1923年出 ...
-
二里头遗址非“夏王朝”(2)•推翻“夏都”信仰的铜牌饰
二里头遗址出土一块编号为76VM4的嵌绿松石铜饰牌(如下图),它位于墓主胸部偏左处.这块铜饰牌的正确解读,能毁掉人们的"夏都"信仰. 读书要按照顺序来读(如现在的书阅读是从左到右, ...
-
二里头文化=夏文化=夏民族=夏国=夏朝疆域,是创新还是卖萌?
(作者:赵辉)在当今夏王朝与夏文化的探索中,二里头考古遗址与二里头文化几乎是中国学界对夏文化研究中的唯一研究目标.对夏文化的研究,言必称二里头文化:离开了对二里头遗址的研究,主流学界对夏文化的探索就没 ...
-
二里头遗址非“夏王朝”(1)•新释嵌绿松石“饕餮纹”铜牌饰
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许宏先生有言:"至今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二里头遗址就是夏都,也不认可其为商都",这样的言论颠覆了1980年代以来所形成的"夏都说"主流观点或& ...
-
二里头遗址非“夏王朝”(3)•剥掉华夏第一龙的外衣使其裸归
考古学者说,这条龙由2000余片绿松石组成,巨龙蜷尾,龙身曲伏有致.其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早期龙形象文物中十分罕见,堪称中华民族"龙图腾"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 考古学家誉其为& ...
-
饭岛武次:二里头考古与夏王朝的真实存在——“二里头考古与中国早期文明”笔谈(三)
作者:饭岛武次 来源:<历史研究>2020年第5期 编者按: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在中华文明史和国家形成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对延伸中国历史轴线.增强中国历史信度.丰富中华文明历史内涵意义 ...
-
【望安山文学】方逸铭||故土 ——夏迹,2021(习作·散文)
主编:非 鱼 轻沉的蝉嚣附和着鸟的高音,风儿悄悄路过,它走得很慢,仿佛在欣赏着一支七月末尾的清晨交响曲.差不多有两周的暑假,我回到安静温馨的校园,准备好了高中岁月的最后一次研学之旅. 树上的芒 ...
-
洛阳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姓夏还是姓商,在上...
洛阳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姓夏还是姓商,在上世纪80年代前期,学术界众说纷纭,有学者称之为'早商文化',也有学者认为是夏代的遗存. 当1959年徐旭生及助手赴豫西调查'夏墟'发现二里头遗址时,是将其作为汤 ...
-
不可思议!二里头时期,夏人已经发现了岁差现象(连载1)
岁差是指回归年短于恒星年的现象.由于地轴进动引起赤道与黄道的两个交点(二分点)与二至点也一起沿黄道向西缓慢退行,折合每年50.3角秒或71.6年一度,大约26000年移动一周. 文献中记载,中国最早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