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寒柏:我的小楷是怎么写成这样的?
相关推荐
-
钟繇小楷放大后,瞬间被震撼!避开“规整化”书写,捕捉钟繇的“拙”与“活”
如果说钟繇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不为过的. 他创立了楷书,被誉为"楷书之祖",与书圣王羲之并称"钟王", 书法各体兼备,他完成了古隶向楷书的转变,创 ...
-
明·黄道周小楷,方扁清健、古拙质朴
黄道周,字幼玄, 一作幼平或幼元, 又字螭若.螭平,号石斋, 祖籍福建莆田. 为明末学者.书画家.文学家. 民族英雄.与刘宗周并称"二周". 黄道周的小楷深受钟繇影响, 其所达到的 ...
-
兰亭金奖得主崔寒柏:我的小楷是怎么写成这样的?
这是崔寒柏老师最新的小楷作品.不少书友和藏家喜欢这种灵动自然的风格,但很多人不知道,小楷写到这里,要经过一段很漫长的路.其中不仅有缓慢的量变,还有悄然发生的质变. 崔寒柏老师小楷的巨大变化,发生在20 ...
-
2169个顶尖高手写成的小楷,叹为观止!
<永乐大典>的3亿7千万字,都是书手们用明代官用的楷书:馆阁体一笔一画抄写出来的. <大典>中所绘山川器物也全用白描手法,精丽工致.这3亿多字在编纂时应该至少抄过一遍,两千多人 ...
-
颜体,写成小楷,能有多美?看这个状元郎的《千字文》,就知道了
楷书,尤其是唐楷,自宋代以来,楷书已经成为学习书法的基础,是古人必须要掌握的书体. 正如大书法家苏轼所言:书法备于正书(楷书),溢而为行草! 这种观念深入人心,至此,行书.草书从隶书为基础,转变成以楷 ...
-
《九成宫》写成小楷,原来这么美!
没有丰富的墨法,没有华丽的布局,清末高手冯文蔚小楷<九成宫>,以娴熟笔法,静躺古纸,让我们沁心地享受翰墨里宁静的美妙. 冯文蔚(1814-1896),字联堂,号修庵.浙江乌程(今湖州)人. ...
-
欧、颜、柳混溶一体写成的小楷,会是什么样子?
溥心畲(yú)(1896年9月2日-1963)原名爱新觉罗·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畲,自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曾留学德国,笃嗜诗文.书画,皆有成就.画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书法,与张大千有" ...
-
莫高窟太玄真一本际妙经,小楷写成这样,不简单!
1630敦煌遗书 法藏 P3596 太玄真一本际妙经卷小楷手稿 纸本大小 28*290厘米 局部 (图片有压缩,原作超高清)
-
颜体, 写成小楷, 能有多美? 看这个状元郎的《千字文》, 就知道了
楷书,尤其是唐楷,自宋代以来,楷书已经成为学习书法的基础,是古人必须要掌握的书体. 正如大书法家苏轼所言:书法备于正书(楷书),溢而为行草! 这种观念深入人心,至此,行书.草书从隶书为基础,转变成以楷 ...
-
2169位书法高手耗时5年写成3亿字小楷,叹为观止!
<大典>的书法较为瘦长,类似欧体小楷,看起来流畅挺拨,而受世风影响清代的馆阁体则显得更圆润流滑一些.当然了,毕竟书家水准有异且属于馆阁体,书法也有明显匠气,不能一概而论,我们也不能过于挑剔 ...
-
小楷应写成这样,干净利落
这幅小楷作品,应该来说也受到了颜体比如<多宝塔碑>的一些影响,作者对颜真卿深怀敬意.他在<论书绝句>中写道:"曾经碧海掣鲸鱼,神力苍茫运太虚.间气中兴三鼎足,杜诗韩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