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绘的前世今生

“浮世绘”,可以说是这两年来非常热门的一个展览主题。2020年,深圳、上海、北京、武汉纷纷举办了不同主题的浮世绘展览,那么浮世绘是什么,又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呢?

浮世绘是广泛流行于日本江户时代的一种以版画为主的艺术类型。它的出现和繁荣与诸多社会因素有关,例如,自室町后期所流行的以风俗小说为题材的绘本,或桃山时代后京都市民画师制作生产的“物语绘”,这些小说、传说、物语故事的插图,或可以看做浮世绘作品的前身;明代成熟的版画随着通商货物运至日本的长崎港,成为日本画师们争相效仿的范本;江户地区日益增长的市民阶层,促进了通俗易懂的出版物的发行;这些种种,都是浮世绘产生并大规模流行的社会背景。

目前所知,“浮世绘”这一名词最早出现于1681年,公认的浮世绘创始人菱川师宣所开创的单幅版画、组物的样式,为浮世绘作品样式奠定了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浮世绘作品上的颜色日益增多,丹绘、红绘、漆绘大量出版,直至1765年,由铃木春信创造的“锦绘”将浮世绘的发展提升到了新的阶段,多色印刷使浮世绘文化快速发展,艳丽多色的木版画和日渐成熟的技巧使浮世绘画作逐渐商品化。

浮世绘是怎么制作的呢?

浮世绘的制作有着严格的分工,一件浮世绘作品的完成,其背后是一个完整的创作团队。出版商、画师、版刻师、印刷师协力完成。出版商选定题材后,聘用委托画师绘制原稿,画师创作出草图后,用极薄的纸复制画稿,形成版刻的底稿后交到出版的审查机构,如通过审查,则将在底稿上盖一个称为“改印”的印章。“改印”的印章时常变化,因此,“改印”是今天考证浮世绘制作年代的重要依据之一。改印制度自1791年锦绘诞生之初起,至1875年明治八年新出版条例发布为止,共持续了八十六年。

完成内容审查后,底稿交到版刻师手中,由版刻师雕刻出相应图形的木板,由底稿所雕刻完成的木板称为主版,一般只有画面的轮廓线,主版雕刻完成后,将拓印诸多套仅有轮廓线的墨版交回画师,由画师指定区域的颜色和增加细节,再交由版刻师分别雕刻色板,每一张色板只印一种颜色。在做完一整套主版和色板后,雕刻师将作品交给印刷师,印刷师与出版商、画师共同讨论套色效果后才开始正式印刷。在初次拓印过程中,画师一般都会到场,以确认最终成品效果,这类的拓印作品被称为“初拓”。初拓的作品画面线条锐利、色彩鲜明、在大面积色块上还可见清晰的木纹。

如市场反映良好,出版商则会继续加印,如歌川广重的《东海道五十三次》就出版了一万套以上。随着加印次数的增多,模板的自然磨损也会造成不同批次作品之间细微的差别。

浮世绘作品的展出

浮世绘是一种版画艺术作品,每一套印版可以拓印诸多幅作品,整套印版也可以后期重新制作,特别是脍炙人口的作品,因其发行数量较多,因此收藏浮世绘作品并不是一件较难之事。然而,如想真正看懂浮世绘展览,不仅要了解浮世绘的历史、绘师的代表作,还需要了解前文所提到的“改印”的年代,分辨出不同年代的版本。一般来说,真正的浮世绘“初拓”版本,或早期版本,现今大多收藏于重要的博物馆之中,由于其年代久远,纸品、上色的颜料均易受到周围展出环境的影响,因此极为珍贵。在日本的公立博物馆中,浮世绘展出作品需要定期更换,以保护作品不会受到长时间光线照射。一般来说,为保护浮世绘作品,展厅中的光照度不得大于50勒克斯。

本次展览看什么?

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

本次展览中展出的作品,与常见的浮世绘展中作品较为不同。展览着重试图通过浮世绘作品,呈现江户及明治时代日本社会的风貌,呈现江户城中的细枝末节,反映独特的江户风情。展览不过多关注浮世绘发展的脉络、画师流派、技巧,而更多的将艺术回归人文,探讨作为市民艺术的浮世绘作品,为何会被后世冠以“江户时代的百科全书”,这其中所记录的和呈现的,是原本属于当时朝升夕落的民众的日常生活。

中日之间的文化影响

本次展览特别选取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作品,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江户时代盛行的“五节句”。“五节句”为1月7日“人日”、3月3日“桃花”、5月5日“端午”、7月7日“七夕”和9月9日“重阳”。“五节句”基于中国唐代的历法而定,选择一年中奇数重叠的日子形成节日,以庆祝季节转换之意,是中国历法与日本农耕生产、百姓风俗相融合的活动。在日本“五节句”的习俗中可以看到许多与中国文化相关的线索,体现着中日两国源远流长的交往历史,也展现了日本对外来文化的改造和吸收。中日两国文化相互渗透影响,在人文艺术领域依稀可见中国文化的影子,例如汉诗、音乐、舞蹈等。

七夕自中国汉朝起便有了记载,并在奈良时代传入日本。自江户时代起,日本七夕节扩大到民间,人们将写有愿望的长条诗笺连同五颜六色的装饰物一起挂在竹枝上,摆上贡品,请求织女星保佑女孩子们在书法、女红、学业等方面的进步。在节日结束时,将这些挂满祝愿的竹枝放在河中冲走,以祈求水流带走灾难,带来好运,实现愿望。

这幅画描绘了雪景中明治时代音乐会的样子。琵琶、琴、二胡、横笛等中日乐器混合演奏。其中,二胡由北方骑马民族在唐朝时传入中国大陆,在江户时代传入日本;琵琶相传起源于萨珊朝波斯,汉朝传入中国,奈良时代传入日本;琴在日本很早以前就存在了,弥生时代的古坟中就发现了它的原型;和琴形状相似的古筝,据说是在江户时代从中国传入的;横笛,有着各种各样的形状,在奈良和平安时代的书籍中就有记载,在日本自古以来作为乐器被演奏。

进入明治时代后,音乐演奏作为一项学习技艺被纳入女性教育之中。这幅画作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乐器对日本乐器的深刻影响。

脍炙人口的知名画作

本次展览中最为知名的两副作品应该属于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与《凯风快晴》。葛饰北斋,是浮世绘艺术中最为知名的画师。在他70余年的绘画生涯中,他不断突破绘画内容与绘画技法,在晚年自称为“画狂人”。日本学者永田生慈曾在研究葛饰北斋的相关文章中指出:“葛饰北斋在江户时代后期作为浮世绘师登上画坛,但在作画生涯的后半生,他没有停留在浮世绘的范畴,而开创了独自的境界,是时常挑战新的领域,钻研不息、不屈不挠的画师。”

凡是对浮世绘略有所知的人,必然看过他《富岳三十六景》的作品。葛饰北斋用了五年的时间,在不同的角度、季节、时间、光线中描绘了富士山。天保二年(1831年),他创作的《富岳三十六景》系列问世,受到广泛好评。而其中的三幅画作:《神奈川冲浪里》、《山下白雨》与《凯风快晴》并成为葛饰北斋富士山作品的三大代表作。

“神奈川”是地方名,“冲”,意为附近的海域;“浪里”,意指巨浪之中。画面颜色鲜明,葛饰北斋印刷时所采用的是“普鲁士蓝”,其颜料最初诞生于德国柏林,原料成分为亚铁氰化铁,颜色接近于夜晚的深蓝、幽蓝,因此被诸多艺术家所喜爱。法国画家珍·安托万·华托、西班牙画家巴勃罗·毕加索都在作品中大量使用过普鲁士蓝。画面的层次在不同颜色的衬托下显得更为丰富,不对称的构图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连天的巨浪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空间,高耸的巨浪仿佛一瞬间便要倾盆落下,似乎在巨浪即将把船舶掀翻的前一秒中定格,让人不由得产生紧张的情绪;画面中央远处的富士山岿然不动,为整幅运动中的画作增加了一份静态的对比。而画中的渔民表情却是宁静的,似乎在象征自然、时代、社会对人们不断的冲击,诠释着人与自然的力量平衡,对抗与共存。

梵高在其给弟弟提奥的信中写道:“诚如你所见,海浪如同魔爪,牢牢地抓住船只,你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神奈川冲·浪里》是力量的“表现”,磅礴之巨浪,搏击之扁舟,泰然之富士山。瞬间的定格,凝聚了所有语言,化作无声的表达。这无疑是,最日本的信仰,最浮世绘的象征。

《凯风快晴》,也因画中富士山的颜色被称之为“红富士”。在夏秋两季的清晨,由于光照与空气的作用,富士山会出现通体红遍的景色,蔚为壮观。葛饰北斋的这幅《凯风快晴》,通过大块面积色彩的运用,将富士山的壮丽悉数记录,从山底到山顶色彩的变化经历了深绿的翠林、橘红色的山体、深红色火焰般的山峰、再利用强烈的白色线条勾勒出山峰的立体感,背后变化有致的云层和淡蓝色的天空让人感受到了清晨的光线。葛饰北斋的这幅作品,从构图、颜色、线条等多个角度看,都是一副非常经典的作品。

奇思妙想的表达

本次展览将展出近20余幅以日本神话传说、英雄故事为主题的浮世绘作品,这类作品在以往的浮世绘展览中并不常见,作品的解读也需要基于大量的日本历史与人文传说。对于日本人来说,这些故事耳熟能详,对于大多数的中国观众来讲,尽管诸多名字稍有陌生,但其背后波澜壮阔的故事却依旧能够打动今天的人们。

更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中对于英雄的描写,不仅局限于男性视角,更介绍了许多历史上聪颖、美丽、善良的女性形象。这不仅是更加全面的展示了浮世绘作品作为市民阶层艺术在取材过程中的普及性,更是佐证了对于勇敢、刚强、果断、坚韧,这些形容优秀人格的词语不分性别的表达。

展览期待

本次展览由北京中创文旅集团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支持,中日联合策展,所有藏品均来自日本,其收藏年代均在江户时代至明治时代早期,并在日本出境时已获得由日本文化厅发行的“古美术品输出证明书”。正因此展览为中日联合策展,展览的呈现角度、展品的选择和展品详细介绍,也反映出了中日之间对于浮世绘作品不同的认知角度。我们相信,通过不同的浮世绘展览,以及浮世绘作品,中国观众将不仅能够了解浮世绘的发展历史、重要的画家名作、更能通过作品看到当时的历史文化与人文故事。

此展览将在3月12日至5月6日在北京今日美术馆首展,5月18日至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展出,后将陆续在各城市进行巡展。希望本次展览,能够为观众奉上一次别开生面的日本之旅。

展览名称

《遇见浮世·博览江户——江户时代浮世绘原版珍藏展》

展览时间

2021.3.12 - 2021.5.6

展览地点

北京今日美术馆3号馆

支持单位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

日本国驻华大使馆

日本中国文化交流协会

浅井收藏

主办单位

北京中创文旅文化产业集团

承办单位

北京中创寰宇科技有限公司

今日美术馆

全价门票:98元

限时特惠早鸟票:58

(3月12日之前限时购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