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汲汲他人知——《论语》悟读【361】
相关推荐
-
素说《论语》:公冶长篇(十二)
一原文公冶长第五5.12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试解]孔老师的教导使得子贡顿悟,从而感叹说:"修行是有次第的,境界也是有高 ...
-
照顾好你身边的人,便是践行夫子的仁了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01. 儒学是生活里的学问, 做到比知道更重要.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 ...
-
学习的力量-一日一经典-《论语》之“天道不可得闻”
[原文]5.13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译:子贡说:"夫子教给我们六经(<诗>.<书>.<礼 ...
-
路遥行远知马力——《论语》悟读【309】
路遥行远知马力: 日久天长见人心. <论语>第十三篇第十二章: [原文]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世:古代以三十年为一世.)而后仁." [译文] 孔子说:"如 ...
-
民由民知千古难——《论语》悟读【190】
为政不在言多,当官务持大体. <论语>第八篇第九章: [原文]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译文] 孔子说:"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指引的道 ...
-
为之不厌乃圣知——《论语》悟读【177】
为之不厌乃圣知,诲人不倦是仁行. <论语>第七篇第三十三章: [原文]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犹如此说)已矣?"公西华曰:&qu ...
-
君子何须怕流言——《论语》悟读【142】
流言,当止于智者. <论语>第六篇第二十六章: [原文]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通"悦").夫子矢(发誓)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译文 ...
-
名副其实何须虑——《论语》悟读【139】
名不副实终有患,名副其实何须虑. <论语>第六篇第二十三章: [原文] 子曰:"觚不觚(gū),觚哉!觚哉!" [译文] 孔子说:"觚不像个觚的样子,这还叫觚 ...
-
察其所过知其人——《论语》悟读【71】
画虎画皮难画骨,察其所过知其人. <论语>第四篇第七章: [原文]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类别).观过,斯(则,就)知仁(通'认")矣." [译文] 孔 ...
-
知书达礼礼为尊——《论语》悟读【41】
知书达礼礼为尊,处世为谦谦作美. <论语>第三篇第一章: [原文] 孔子谓(评说)季氏(季孙氏,鲁国大夫):"八佾(yì:古代奏乐舞蹈,每行八人,称为一佾.天子可用八佾,六十四人 ...
-
知之为知是知也——《论语》悟读【33】
知之为知是知也,实事求是贵如金--题记 <论语>第二篇第十七章: [原文]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由啊,我教给 ...
-
知难不难迎难上——《论语》悟读【363】
知难不难,迎难而上. <论语>第十四篇第三十七章: [原文] 子路宿于石门(鲁国都城的外门).晨门(早上看守城门的人)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译文] 子路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