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了饲养员——喂牛喂驴那些事儿

(0)

相关推荐

  • 刘玉明:我在西海固的打狼棍

    1968年底,六十多名大学生分配到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固原县.当时,适值毛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指示,我和北大国际政治系的施裕壬.复旦大学新闻系的李安达被分配到古城公社任河大队北 ...

  • 追忆和我相处过的那头老牛

    〓 第 1492 期  〓 文|张振清 编辑|王成海 大黎牛,是生活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们郑家村一头老资格的耕牛.它体大魁梧,力大无穷,双角弯弯,不粗不细,毛色黑里带黄,故村里人给它起名为大黎牛.无论 ...

  • 散文||社 房

    社   房 蔡小平||江苏 人民公社年代,每个大队都有大队部,每个生产队也都有社房.我们生产队的社房,建在前后两个庄子的正中间,座北朝南,一排八间草房.墙是泥土垒成的,足有一尺二寸厚.每间屋檐下的南北 ...

  • 生产队/王云

    文/王云 生产队 生产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最小的行政单位,也是当时中国农村最小的基层组织,生产队的上级是大队,大队的上级是人民公社:生产队是由每家每户组成的,大多数生产队户数在二三十户,大的生产队 ...

  • 胡子爷爷

    文香花开 感恩一路同行! [文香花开]平台是一个旨在为文学.朗诵爱好者提供展示才华的纯文学有声平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大力倡导正能量作品,文香花开,花开有声!愿你在这里找到心灵的归宿-- [散文] 胡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牛屋

         乡村记忆--牛屋                                                                                       ...

  • 赵小明 | 牛年忆耕牛

    人类对牛的敬重与生俱来,文人对牛的赞颂诗文多如牛毛,农人更是把牛视作宝贝,精心饲养,远胜于当下人对宠物的珍爱. 生产队集体化时期,每个小队最大的建筑物就是饲养室.饲养室里有足够的空间,摆放着整齐的牛槽 ...

  • 村口那棵老枣树(翠苑)(吕献)

    2020-11-23 07:31:42 翠苑 2020年5期 吕献 离乡多年,一棵老枣树的影子常常在我的眼前浮现. 老家村口拐角处的空地上,有一株不知年岁的老枣树.它歪歪扭扭的树身足有两人合抱那么粗, ...

  • 散文|挣长期工分的人们

    全文共 2082字         阅读全文需6分钟 几十年前的生产队时,人们挣工分分两种情形,一是出一天工记一天工分,另是一年到头干一样活计,挣长期工分的. 挣长期工分的人分两层,一层在大队,一层在 ...

  • 曹启章丨老灰驴(短篇小说)

    老灰驴(短篇小说) 作者:曹启章 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作者题记 "青海湖"牌汽车像一头瘦弱不堪的老牛,"哼哧,哼哧"地喘着粗气在蜿蜒的山路上缓慢地爬行 ...

  • 【金小说】刘文华丨两头驴

    文学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刘文华,法律硕士,律师,英语翻译,江苏盐城市诗词协会会员,在<太湖诗刊><首都文学><长江诗歌><当代诗刊>等各级媒体发表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