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寅|汪端的诗歌创作与批评初论(上)
相关推荐
-
他是明代最杰出的诗人,一首《青丘子歌》气势磅礴,不输李白之作
高启(1336-1374年),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明初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元末隐居于吴淞青丘,故自号青丘子. 高启出身富家,童年时父母双亡,但他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读书过目成诵 ...
-
当代诗人: 裴浩宇《 谢谢<外二首﹥》主播:水灵//一中国羽墨飘香出品。
点击上面圆形中三角,敬请欣赏 <中国新世纪文学>书刊有奖征稿详情 谢谢<外二首﹥ 作者:裴浩宇.主播:水灵 谢谢<外二首﹥ 作者:裴浩宇 谢谢你让我遇见 微风轻 ...
-
明清诗歌是仿出来的
诗歌之美,美在回味(网图.致谢! 听雪女子 这两年,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文化走向.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撑起过中国文化的半壁江山.世界上最早的现实主义诗篇诞生在这里:诗词的黄金时代诞生在这 ...
-
华夏精短文学北京分会专刊(2020•12):诗二十二首(作者:朱婵玉/刘晓星/陈文举/李发明/雪颖)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
-
蒋寅|汪端的诗歌创作与批评初论(中)
(二) 汪端是个不平凡的女子,无论文才.妇德.道术都博得时人的赞美,文学方面的成就尤为引人注目.她曾撰成历史小说<元明逸史>八十卷,为古代闺秀中所仅见.学道后她心境变得平和 ...
-
蒋寅|汪端的诗歌创作与批评初论
三 如果汪端仅仅是<自然好学斋诗钞>的作者,也许还不能引起我的注意.<诗钞>固然水准不凡,但在女诗人辈出的清代,要举出一连串堪在伯仲之间的女诗人,应该不太困难.我之倾倒 ...
-
蒋寅:作为诗美概念的“老”(上)
古典诗学的审美概念"老",自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汪涌豪<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范畴论>始加注意并予阐发以来,不断有学者加以补充和深化,主要是在宋代文学的语 ...
-
蒋寅|科举阴影中的明清文学生态(上)
摘要:明清以来对八股文的鄙弃和抨击,使这种文体及其写作难以进入当代的文学史叙述,当八股文这一庞大的写作事实被文学史话语遮蔽时,明清时代笼罩在科举阴影下的文学生态也部分地被遮蔽了.本文试图通过当时人们的 ...
-
蒋寅|孟郊创作的诗歌史意义
从严格的意义上说,任何一位诗人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任何一种风格和表现都有不可取代的价值.然而实际上,每位诗人.每种风格和艺术表现由于出现的时间不同,对于诗史的意义也是不一样的.向来的研究一直注重于诗人 ...
-
蒋寅:家数·名家·大家——有关古代诗歌品第的一个考察(上)
一.引言 作为文学独创性观念的习惯表述,中国古代很早就形成了"自成一家"的说法.其源头可追溯到司马迁<报任安书>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quo ...
-
蒋寅:拟与避——古典诗歌文本的互文性问题(下)
二.诗歌文本的拟议与变化 互文性概念对于文学研究的重要,在于它指出了先后产生的文本之间存在的一种普遍关联.这种关联在很多时候与模仿无关,事实上,只要一个作者知道某个文本,写作时就会意识到它的存在,诗思 ...
-
蒋寅:杜甫与中国诗歌美学的“老”境(下)
五."老"的发现与表现 杜甫不仅是诗歌美学中"老"境的发现者,同时也是身体力行的创造者.他晚年写作的最大特点,就是与持续不断的反省相伴.而对庾信文学老成之美的发 ...
-
蒋寅:杜甫与中国诗歌美学的“老”境(上)
文学史上那些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不只在于道德的纯粹和技巧的完美,更重要的是他们在风格上通常能创造一种新的审美范型.自诗歌的个人化写作开始以来,曹刘.嵇阮.潘陆.陶谢.颜鲍.徐庾乃至沈宋.王孟.李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