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机,看看沿途的风景

每天忙忙碌碌,上下班的路上有时在接电话,有时在听书,从来没有关注过路上有些什么变化。下班后,忙于学习和记录,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看见家人,觉察不到家人的快乐或悲伤。
有一次,上午上着班,袁先生打电话来说婆婆哭了,问我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完全被问住了。幼教狗,天没亮就出门了,7点20我已经到达办公室,我怎么知道发生了什么?
后来弄明白了,是因为那几天我工作压力太大,进门没有笑容,也没怎么和家人说话,包括婆婆。当天早上我出门的时候,婆婆坐在沙发上,天太黑我又太匆忙没看见,没打招呼,婆婆认为我对她有意见,觉得我在甩脸色给她看,想要赶她走。
天地良心!婆婆跟我十来年了,我早已经把她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再有情绪也不会有赶她走的想法。
但是我的言行确实给她老人家造成了伤害,虽然看起来有些玻璃心,但一细想,她除了向我们发发牢骚撒撒脾气,她还能对谁任性呢?
费了些力气哄住了老太太,从此我也开始注意,看见家人的情绪,觉察自己的言行,感受家庭的温馨。
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描述了自己特别重要的心灵体验,也对所有明眼人发出真实的劝告,她说:
“去善用你的眼睛吧,就像明天你将会失明一样。去聆听美妙的天籁、悦耳的鸟鸣、铿锵有力的交响曲吧,就像明天你将会失聪一样。去用心抚摸每一个物件吧,就像明天你将会失去触觉一样。去闻花香,品尝每一口饭菜吧,就像明天你将永远无法闻到香味和尝到味道一样。”
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失聪,没有失明,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却想已经失聪,已经失明了,看不见眼前美丽的风景,感受不到身边的深情。
我有一位老师,他曾经跟我探讨过育儿的问题,他说他对自己孩子的要求是:
“你可以玩手机,可以看电视,甚至可以沉迷,但是你要保证你每天要花时间认真观察你身边的人和事,你要告诉我你看见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只有这样我才确定你没有放弃生活。”
老师的话深深震撼了我,于是我也是这么要求我的孩子的。
沉迷游戏容易,发现美好太难。
如果每天能抽出指定的时间去感受生活,起码还证明孩子是愿意规划自己的,那也算育儿方法的一种成功。
因为工作,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常常不能花太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去感受大自然,去走亲访友,但是事实上有很多动作是可以立马完成的,即便不出门。
楼下小伙伴的嬉闹声,球场上砰砰砰的打球声,窗台外风吹树木的沙沙声,阳台上蓬勃生长的植物的绿、花儿的艳,还有亲人们温暖的笑脸,动听的声音,热情的拥抱,每一处都值得我们发现、记录、留恋。
而我自己,往常坐上袁先生的车,我总是低头看手机,生怕漏掉某一条信息,又或者抓紧一切时间听书、学习。最近发现,把手机放下,抬起头和先生一起观望车窗外的风景,有很多新奇,很多感慨,交流也随之多了起来。
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放下手机,看看身边美好的风景,感受生活的多彩,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没有手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