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进汉中,关羽北伐襄樊。关羽是在实行孔明的隆中对战略吗?
相关推荐
-
襄樊之战意义重大,关羽败走麦城时,刘备为何不出兵营救?
襄樊之战很大程度上是政治仗,曹操建魏称王之后,代汉之心已明,剩下的只是什么时候称帝,由谁称帝的问题.汉中丢失后,曹操得陇望蜀地计划彻底破灭,再不可能在生前一统天下,因此加快了交班的部署.于是他以鸡肋之 ...
-
隆中对解析
关于隆中对历来褒贬不一,有人认为是千古一对,只是因为关羽和刘备连续失误,才导致其无法实现.也有人认为隆中对从一开始就不可能实现,只不过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唯独关于隆中对到底想实现怎样的战略格局,以及其具 ...
-
关羽失荆州被杀后,刘备应该追究谁的责任?除了刘封之外还有谁
关羽大意失荆州的事件,是东汉末年过渡到三国时期最重要的政治事件,因为关羽的疏忽大意,没有对东吴严加防范,把防备东吴的兵力全部调到了北方的襄樊战场,给了孙权偷袭荆州的机会和可能,于是孙权下令吕蒙.陆逊等 ...
-
刘备的义子刘封是一员猛将,他有哪些战功?为何被刘备赐死?
作者:许云辉 公元220年7月,蜀汉叛将孟达"率所部降魏"后,调转枪口随魏军攻打由刘备义子刘封占据的上庸(今湖北竹山县西南).刘封拒绝孟达劝降后,西城太守与上庸太守申氏兄弟先后叛蜀 ...
-
占领上庸对蜀汉有何战略意义,为何丢失之后,蜀汉再没去收复它?
刘备在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后,派刘封.孟达攻占了汉中东部的上庸地区.刘备将刘封和孟达部署在上庸,他们的部下有近万人.刘备将刘封和孟达部署在这里,自然有他的用意.这是跟上庸地区的战略地位有关.那么,上庸对 ...
-
关羽北伐,诸葛亮为何不忠言直谏也不献计献策,而选择沉默?
"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导语 随着关羽与长子关平在临沮被害,三国历史中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 ...
-
关羽北伐襄樊,是自作主张还是刘备命令,为什么这个时候要北伐
看待关羽襄樊之战,要从整个蜀汉集团的整体战略来看,因为关羽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他是蜀汉政治集团下面的二号人物,主政荆州三郡的军政领导,身为前将军,又有假节钺的权力,总让人误以为关羽是自作主张北伐襄樊的 ...
-
关羽北伐襄樊时,后方人事是如何安排的,为何刘备不增派人才驻守
荆州是刘备的发家之地和龙脉之地,刘备打了一辈子仗,只在荆州安逸了七年时间,从公元201年刘备投靠刘表开始,到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前,刘备在荆州的这七年是他一生最安逸的时光,时不时喝着小酒,偶尔感叹一下 ...
-
关羽北伐襄樊,败在留下糜芳守大本营?
在湖北省西北部,有一座城,历史上大名鼎鼎,它就是襄阳城.襄阳以前称襄樊,被汉江一分为二,汉江以南为襄阳和汉江以北为樊城.襄阳城和樊城互为犄角,扼守汉江要冲,是兵家必争之重镇. 三国时期,镇守荆州的关羽 ...
-
三国:从刘备对孟达的态度,谈刘封、孟达拒绝相助关羽北伐的原因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关羽起兵北伐,自江陵出兵攻襄阳.樊城. 在围攻襄.樊期间,也就是当年的七月末到十月末这段时间里,关羽曾多次要求在东三郡(西城.上庸.房陵)镇守的刘封.孟达出兵相助. ...
-
三国时代,关羽发动襄樊之战,为什么不在第一时间将军情传给刘备
身处于三国的乱世,身为武将,他们的生活轨迹当中,不是去准备打仗,就是已经爱打仗的路上了.这或许就是古代的武将的宿命.赢了就可以扬名天下,得到自己的想要,输了便是自己的人生的结局.不过在战场上的胜利与否 ...
-
如果刘备听诸葛亮的建议夺取襄阳,就用不着关羽北伐了
刘备投奔刘表之后,因为刘备转战四方,奔走多年,又所到之处礼贤下士,所以他到荆州不久,就吸引了一些荆州当地的豪杰之士前去投奔他,供他驱驰.刘表知道这个情况后,觉得刘备对他有威胁,就让刘备驻军新野,以防变 ...
-
守江必守淮,守淮必守荆,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各方都在动什么心思
三国时代将星荟萃,从黄巾起义到孙皓献城,在这近百年的时间里,大小名局络绎不绝.官渡一战拉锯逾年,才让曹操开始虎啸华北:赤壁江面上周郎借得东风,最终奠定了南北对峙的局面:而陆伯言在夷陵火烧连营,则让吴蜀 ...
-
刘备要发兵东吴为关羽报仇,可大军未动先折了张飞!
刘备做了皇帝以后,大赦天下,封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又设置了文武百官,建立了宗庙,祭祀汉高祖刘邦及以下的列祖列宗,封儿子刘禅为太子,封张飞为车骑将军,兼任司隶校尉,外加西乡侯. 刘备手下有诸多武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