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共鸣:贵州告急之六
相关推荐
-
祁阳脱贫致富“菇”舞人心
□本报通讯员 何顺 郑宏 毛彬 走进祁阳县潘市镇高江村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大棚,放眼望去,一排排菌包摆放得整整齐齐,朵朵如云般的平菇像雨后春笋般从中"钻"出来.几名工人正聚在菌包前, ...
-
向死为生:贵州告急之十一(下)
我说的力求小成,实际上是指前面两条的综合原则,不追求结果的高大上,而是在梳理这些企业的存亡的时候,做一回成败论英雄的事体.小成的不是已经成功的,而是还有希望和潜能,能够存在下去逐步正常融入行业的少数企 ...
-
向死为生:贵州告急之十一(上)
虽然因为民意的关系,没有人敢于公开驳斥我对贵州的这个评论,但是我也相信,背地里有人是不服的,当然更多的是恨得咬牙切齿的,可以肯定最多的是觉得痛快淋漓的. 最常见的反对我的论调就是:批评谁不会?你得提建 ...
-
招商引痔:贵州告急之十
贵州在"食用菌产业扶贫"里的工作路数,名义上是招商引资,甚至吹大了说招商引智,实质上我感觉叫"招商引痔"更好. 许多前往贵州的老板都是在贵州有各种关系的,而且也 ...
-
文化与互骗:贵州告急之八
一方面这个贫困人口都是农民,所以限制了官方决策者的想象,以为只有搞农业才是正途,另一方面,农业在官员眼里是一个不交税的行业,所以觉得这是优惠的条件,也许更容易获利,这完全搞懵了方向.其实,正因为农业的 ...
-
叶公好龙:贵州告急之七
不管贵州有关方面承认与否, 在这场食用菌产业扶贫运动之前,贵州的菌业是较为落后的,虽然贵州有一个独步中国的项目--红托竹荪栽培,但从食用菌产业的普及率.总量.农业比重等各个角度说,均属第三世界.而红托 ...
-
倒霉必有因:贵州告急之五
贵州菌业扶贫投资额之大,口气之雄,前景描述之妙,许诺之快,足为中国当代之典范. 中国人向来不听西方那一套,比如人家西方的经济学家说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咱们就不信邪.贵州当初决策发展四十亿棒香菇,不知 ...
-
停不下来:贵州告急之四
贵州食用菌产业扶贫的脚步,以摧枯拉朽之势蓬勃发展,令不大不小菇之流尽掉眼珠子.大有跨雪山越草地之气概. 跨雪山过草地,代价是死掉很多人,贵州的扶贫事业倒不至于死人,或者有个别也是例外,因为死的不是人是 ...
-
花钱难:贵州告急之三
扶贫这种革命任务,是不应该带任何疑问和犹豫的,食用菌扶贫更应该如此,但是,据说贵州某些地方出现了花钱难的问题,这当然属于老革命遇到新问题. 从内心说,我个人认为那些花钱难的地方,干部的良心要好些,不管 ...
-
菌业冒险家的乐园:贵州告急之二
历史课上只要说到旧上海,有句话我记得特别清楚,"那里是冒险家的乐园",新贵州不是旧上海,所以贵州不是冒险家的乐园,而是菌业"人才"的乐园. 不久前看见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