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前提是:需有一技之长

卷首

《余罪》中说:“即便在大城市,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可以过得很好。”

从公司前台的小职员到负责大方向的总裁,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长处,也是靠着这份一技之长,他们才能牢牢守住自己的饭碗。

我在医院认识一个老主任,他年近六十依旧在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他是这样说的:“我的人脉都建立在自己的医术上,只有保持我的医术水平,才能维持现有的人脉。”我想这句话中的“医术”可以换成任何技能。

拥有一技之长是时代趋势

我曾在2015年和2021年两次前往国内某工厂参观,这家工厂曾经的员工数位列全国前十,可在2021年参观时,我惊讶的发现这家工厂的工人数量只有6年前的四成。

按照人力部门的说法,在机器逐渐取代人工重复操作的时代里,没有一技之长的员工逐渐被淘汰,曾经的铁饭碗也不再稳固。

我无意留心那些普通工人何去何从,我只看到留在工厂的员工大多拥有一技之长,其实在基层,只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总能掌握一技之长,但总有些人不愿去努力,最终无处可走。

不止是这家工厂,越来越多的行业成熟后开始放弃大多数没有一技之长的员工,劳动密集型产业越加稀少,想要在这个社会过上不错的生活,就必须要拥有一技之长。

一技之长是成功的敲门砖

医生、律师、厨师这些职业兴许工资并不高,刚入门时甚至无法和重复性劳作的工人相比,但前者却可以拥有更大的几率成功,因为他们本身的技能便是成功的敲门砖。

一个人想要成功首先要让周围人以及社会看到你的价值,这个价值往往体现在你擅长的能力上,而不是虚无缥缈的精神内在,在成功的早期,我们并不需要成天说自己有多高尚,等到你的一技之长被众人认可,其他的品质自然会迎来考验。

之所以说一技之长是成功的敲门砖,是因为你擅长的这个能力本身便代表一条成功的道路。成功最难的并不是付出努力,而是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和方向。

这个社会还是相对公平的,我们如果不盯着各个行业顶尖的那一拨人,完全可以靠着提升能力取得世俗意义的成功,毕竟各个行业不到了一定层次,没有比拼天赋的必要。

一个销售员能稳定卖出房子,一个医生能救死扶伤,一个厨师能做出精美的菜肴……这些都算是成功的外在表现,你说没有一技之长能成功吗?

真正的成功更需要方向

拥有一技之长只是敲门砖,你若是想要获得真正的成功,还必须要给自己制定方向,这个方向不能掺杂任何名利,只能专注于技能的水平。

就拿研究水稻来说,能让水稻高产便算是成功,可这并不意味着结束,即便这已经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在这条成功的道路上,只有方向没有尽头,如何让水稻口感更好、更高产,这些都是未来的方向。

有了方向指引,我们才能拒绝固步自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让自己的一技之长成为立身之本。

现实中不乏看到有些人在掌握一项技能后便固步自封,不愿意在自己的领域中深耕,这样人注定会被时代所淘汰。

正如前文所说,机器已经逐渐让曾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裁员,这是一个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任何人都不能独善其身,只有跟上时代发展的道路才能让自己的一技之长真正成为立身之本。

兴许封建王朝时厨师能炒个菜便算是大厨,可在当下鲜少有几个厨师拿不出自己的特色菜,任何行业皆是如此。

各个行业的技术都在更新换代,不能顺着成功的方向行走的人,兴许能短期内获得成功,终究会让自己的一技之长成为一个笑话。

那些不愿意更新自己技术的人最可悲,十年前敝帚自珍的一技之长,往往在十年后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这样的人即便曾经走在成功的路上,也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卷尾语

总而言之,若是你想要获得成功,你需要找一个领域获取自己的一技之长,这并不是一个要求人人都是“全才”的时代,只需要找到自己擅长且有用的技能,你便能让自己走在成功的道路上。

成功当然不止是一技之长,擅长的能力终究只是一个必要的前提,至于你能够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多远,是否可以收获真正的成功,还需要看你能否顺着成功的方向走下去,是否能用自己的能力摆平技能之外的麻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