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茯苓四逆汤思维篇!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辨治心悸规律探析

    心悸是心中悸动不安,甚者不能自主之谓,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内经>虽无心悸的病名,但对其病机已有论述,如<素问·举痛论>:"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

  •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180、陽明之爲病,胃家實是也。”

    180.陽明之爲病,胃家實是也. 解:本条文为阳明病脉证提纲. 机体气机升降出入六经循行运行不息,阳明为三阳之末,主肃降,阳明肃降有碍则阴阳因壅滞而有余,不及为虚,太过.有余为实,故阳明病其标证为实证 ...

  • 走进经典之临床实战体会

    Enter the Classic-Experience in Clinical Practice DOI: 10.12677/TCM.2020.96073, PDF, HTML, XML, 下载: ...

  • 《伤寒论》太阳病篇总结,干货

    太阳病篇总结 1.太阳本证包括太阳经证(太阳中风.太阳伤寒.表郁轻证).太阳腑证(太阳蓄水.太阳蓄血): 2.太阳变证: 3.太阳类似证 分述如下: 1.太阳病症 (1)太阳经证 1)太阳中风 (桂枝 ...

  • 少阴寒化证 四逆辈 淋证

    四逆汤加减治疗淋证医案案例. 1.白某,女,63岁.反复尿路感染5个月,尿频,色清,尿后小腹胀坠不适,气短,说话稍多则累,舌淡赤胖润,脉弦稍数,寸弱.此证小腹胀坠不适,气短,说话稍多则累,显见大气下陷 ...

  • 文中藏金:精读茯苓四逆汤思维篇!

    诊断现场 郑某,女,2岁半.初诊日期:1983年4月1日.颜面潮红.烦躁惊叫半年,吐泻.浮肿1个月. 半年前发现患儿颜面阵阵发红,发时红若涂朱,伴低热,家人以冷水浇噀,半日许红可去八九,渐见面起小疹, ...

  • 精读茯苓四逆汤思维篇

    诊断现场 郑某,女,2岁半.初诊日期:1983年4月1日.颜面潮红.烦躁惊叫半年,吐泻.浮肿1个月. 半年前发现患儿颜面阵阵发红,发时红若涂朱,伴低热,家人以冷水浇噀,半日许红可去八九,渐见面起小疹, ...

  • 对茯苓四逆汤的思考与实践

    作者/周威 茯苓四逆汤是<伤寒论>中的沧海遗珠,医家对此方少有关注.笔者在临证时发现适用此方的场合并不少见.故不揣简陋,将自己对茯苓四逆汤的思考与实践,简述如下,供同仁参考. 一.文献考察 ...

  • 技法思维篇:中医临床的治疗规律

    一.痰之治疗律 痰乃津液所化,多因风寒湿热之盛,七情饮食之郁,以致气逆液浊,变成多量稀黏之汁,或吐咯上出,或凝滞胸膈,或留于肠胃,或客于经络四肢,随气升降,遍身上下,无处不到,其所见诸症,为咳,为嗽, ...

  • 经方思维篇:去除水湿五苓散的领悟!(必有收获)

    每个学习中医的人,都会有开错方子的时候,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让人难以忘记. 在我还在读书学习中医的时候,那是很多年前了,有一次在一个中医门诊,遇到一个农村妇女,患了一个奇怪的病,就是口渴,想喝水, ...

  • 茯苓四逆汤临床运用经验

    茯苓四逆汤出自仲景<伤寒论>,由茯苓.人参.附子.干姜.甘草五味药组成.五味配合,既可回阳救逆,又能培土补虚 此方主治,仲景仅提出汗.下后"烦躁"一证,而分析其内容,确 ...

  • 细细品来:小建中汤思维篇!

    血虚重用哪两味药?熟地白芍. 如果血淤呢?当归.川芎.当归川芎它是行血. 熟地白芍,它是养血,所以秋冬养阴熟地白芍. 春夏养阳,当归川芎直达头面,春夏养阳,. 好!我们回过来看小建中汤,今天的名方,它 ...

  • 中医症状辨证思维篇(附脾胃病症辨证)

    什么是症状鉴别诊断方法? 它主要是根据具体的病象,它的现症特点来区别这个疾病现象,它的病理类别的,它的病因类别,病位类别,病机类别来区别这个的. 而其中"现症特点"它包括两大方面: ...

  • 授人以渔:症状辨证思维篇!(附脾胃病症辨证)

    什么是症状鉴别诊断方法? 它主要是根据具体的病象,它的现症特点来区别这个疾病现象,它的病理类别的,它的病因类别,病位类别,病机类别来区别这个的. 而其中"现症特点"它包括两大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