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长这种透明“小水泡”,以为是上火?错...

手上长这种透明“小水泡”,以为是上火?错,或是湿气过重发出的“暗示”

春天来了,气温回暖加上空气湿度加大,很多人皮肤开始有黏糊糊的感觉,严重的甚至会在手脚上冒出一些透明的“小水泡”,总是忍不住想抓挠,其实这种透明小水泡最好不要挤破,因为挤破会越长越多。

这个小水泡在中医上称为是汗疱疹,也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一般容易长在手上或是脚上,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灼热和瘙痒,汗疱疹会脱皮然后反复生长,多发于春夏两季。

中医认为汗疱疹形成原因有2个,一是内在脾虚导致体内运化水湿能力下降,二是因为外湿过度入侵体内,而且这两者相互影响,脾虚会导致湿气重,湿重会加重脾虚,所以健脾祛湿才是关键。
 
中医里称湿气为“万恶之邪”,湿气侵入人体,可能让多个部位受伤害。体内湿气重的20个表现,占得越多,湿毒越重
 
1、头发爱出油、有头屑、脱发;
2、口干,口苦,口臭、口泛酸;
3、痰多、嗓子不清爽;
4、大便粘马桶、便秘、小便浑浊;
5、胸口闷、呼吸费力;
 
6、嗜睡,特别疲劳、没有精神;
7、黑眼圈严重、眼袋下垂;
8、腰酸,关节疼痛;
9、睡觉打呼噜、流口水;
10、牙齿比较黄,没有光泽;
 
11、爱出汗,而且汗味重、体味大。
12、阴部潮湿,瘙痒、阴囊潮湿,白带异味;
13、白带有异味、瘙痒;
14、对房事不感兴趣;
15、面黄发暗,脸上长斑,起痘,满脸油光;
 
16、食欲不好,容易恶心,消化不良;
17、皮肤油腻,起湿疹等
18、身体发沉,四肢无力;
19、手脚心爱发热、出汗;
20、肥胖、小肚子大、减肥后容易反弹;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邪是 “风、寒、暑、湿、燥、火”六邪中最难祛除的一“邪”

老中医:“湿邪在,百病在,湿邪除,百病无”,春天祛湿做得好,好过一整年。

中医一个小细节对付湿气

《黄帝内经》认为:脾主运化,根除湿气,关键在脾脏。所以湿气侵体,需以健胃养胃、利水渗湿为主。脾胃好了,人体自身的排湿能力自然就变强了!

《本草纲目》记载:赤小豆和薏苡仁为祛湿双雄!医书记载了健脾祛湿汤,组方由赤小豆、薏苡仁、大麦三种食材配伍,后经御医调配,加入芡实、栀子、橘皮、苦荞等几种辅材,制成代茶饮,流入民间至今。

多种食材相得益彰、君臣佐使,制成茶包,每天热水冲泡5分钟,喝上2~3杯,无湿一身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