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二越婢一汤‖发热恶寒案【第786期】
相关推荐
-
桂枝麻黄各半汤:辛温解表,小发其汗
麻桂合剂 "服桂枝湯,大汗出,脉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似瘧,一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湯." --<伤寒论> 条文汇参 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 ...
-
经方:桂枝二越婢一汤(发热恶寒,热多寒少)
桂枝二越婢一汤 [原文]桂枝(去皮) 芍药 麻黄 甘草(炙)各十八铢 大枣四枚(擘) 生姜一两二铢(切)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右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 ...
-
七、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发〕汗,宜(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婢”与“脾”古字通用,玉函经方后煎法,二“婢”字均作“脾”可证。成无己注:发越脾气,通行津液。)。原文
七.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 (更)[发]汗,宜(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婢"与"脾"古字通用,玉函经方后煎法,二"婢"字均作 ...
-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麻黄附子细汤辛治疗一例恶寒案
记录|医记738期 12/12 @ 2019 更新时间:每周一至周五晚上20:03 微信公众号:经方日记 全文字数:687 阅读时间:3分钟 作者:韦安理投稿 一例恶寒案 这位患者是杨医 ...
-
十、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则)外未解也,其热不潮,(又)未可与承气汤(主之);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原文208后段
十.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则)外未解也,其热不潮,(又)未可与承气汤(主之):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原文208后段 [郑论] 按汗多微发热.恶寒,在久病阳虚 ...
-
四肢逆冷易汗出恶寒案的经方治疗 | 经方临床医案练习【第789期】
今日练习 任某,女,33岁. 曾因腰背痛在某医院检查,诊断为"脊椎骨质增生". 近症见:头晕.头痛.目胀,下肢关节胀痛,手麻,乏力,四肢逆冷,易汗出,恶寒,舌质淡,舌苔白,脉沉细. ...
-
十、【原文】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
十.[原文]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郑 论]按汗多微发热.恶寒,在久病阳虚之人见此,则为亡阳之征.若新病太阳症之 ...
-
《伤寒论》发热恶寒,与无热恶寒、清代名医怎么看?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7) [柯韵伯]无热,指初得病时,不是到底无热;发阴,指阳证之阴,非指直中于阴.阴阳指寒热,勿凿 ...
-
发热恶寒
[第11讲 姚氏症状鉴别规范举例--发热恶寒精析] 中医的灵魂是辨证论治,辨证的关键是鉴别,鉴别的重点在于指标.此讲刘英锋教授以姚荷生老先生剖析发热恶寒为例,做深入精析. 一.三要素剖析 发热恶寒是 ...
-
郭老答问集34:有发热恶寒的时候不能用石膏,不光是麻杏石甘汤,白虎汤也不能用。
郭老:谁用过麻黄汤? [用的一般是病人痛为主,痛的厉害,头疼,身疼,肯定有怕冷,体温比较高,麻黄用10克,杏仁与麻黄的量是对等的.一般一次就好了.] 郭老:谁对麻黄汤有什么怀疑的地方? [有的病人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