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老师讲风水经典古籍《葬经》第11-20集全
相关推荐
-
人子须知审龙篇
详观先圣之遗言,方识寻龙之要诀. 砂行水辅,唱随联夫妇之情.水绕砂回,拜舞类君臣之象. 葬,必须藏风聚气.葬经云:"气乘风则散,遇水则止,外气所以止 内气".龙为夫,水为妻,龙行则 ...
-
《青乌经》樗里子·著
上篇 盘古浑沦,气萌太朴.分阴分阳,为清为浊. 生老病死,谁实主之?无其始也,无有议焉. 不能无也,吉凶形焉.曷如其无,何恶于有! 藏于杳冥,实关休咎.以言谕之,似若非是. 其于末也,一无外此.其若可 ...
-
《葬书》之乘气论
耕田的山里人 整理 [原文]为土地也,地贵平夷,土贵有支.支之所起,气随而始,支之所终,气随以钟.观支之法,隐隐隆隆,微妙玄通,吉在其中.经曰:地有吉气,土随而起,支有止气,水随而比.势顺形动,回复始 ...
-
曾老师讲风水经典古籍《葬经》第21-24集全
以水为朱雀者,衰旺系乎形应,忌乎湍激,谓之悲泣. 水在明堂,以其位乎前,故亦名朱雀,若池湖渊潭,则以澄清莹净为可喜,江河溪涧则以屈曲之玄为有情,倘廉劫箭割湍激悲泣,则为凶矣.由是观之,虽水之取用不同, ...
-
曾老师讲《葬经》第8集“风水”一词的由来
曾老师讲<葬经>第8集"风水"一词的由来 <葬经>(晋) 郭璞著 旧本题晋郭璞撰. 葬地之说,莫知其所自来. 考璞本传,载璞从河东郭公受<青囊中书&g ...
-
曾老师讲《葬经》第9-10集聚水为上 藏风次之;墓葬深浅有讲究
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支垅二者,俱欲得水,高垅之地,或从腰落,虽无大江拦截,亦必池塘以止内气,不则去水稍远,而随身金鱼不可无也. 倘金鱼不界,则谓之雌雄失经,虽藏风亦不可用.平支之地,虽若无 ...
-
曾老师讲《葬经》第7集生气走向及爱水忌风
第7集生气走向及爱水忌风 <葬经>(晋) 郭璞著 旧本题晋郭璞撰. 葬地之说,莫知其所自来. 考璞本传,载璞从河东郭公受<青囊中书>九卷,遂洞天文五行卜筮之术. 璞门人赵载尝窃 ...
-
004曾老师讲《葬经》元气相通 祖福子受
004曾老师讲<葬经>元气相通 祖福子受 <葬经>(晋) 郭璞著 旧本题晋郭璞撰. 葬地之说,莫知其所自来. 考璞本传,载璞从河东郭公受<青囊中书>九卷,遂洞天文五 ...
-
刘红权老师讲中医经典的运用—第一期《内经》阴阳理论的临床运用
提要:阴阳的概念源于古代人民的自然观,<内经>将其引入医学领域,成为中医学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期应众多学生邀请,刘红权老师介绍<黄帝内经>中的阴阳理论的临床运用.后期会定期推出系 ...
-
解读风水经典《葬经》
`解读风水经典<葬经>(一)<葬经>内篇 四库全书版本风水学经典<葬经>注解(1)[原文]葬者乘生气也.[注解]生气即一元运行之气,在天则周流六虚,在地则发生万物. ...
-
听韩少功老师讲《经典的形成与阅读》
听韩少功老师谈<经典的形成与阅读> 2016-03-24 徐建华 岁月有情 2016年3月23日下午,在海南中学衍林讲堂,著名作家韩少功老师给海中师生作了题为<经典的形成与阅读> ...
-
曾老师讲医学三字经
医学三字经医学三字经.什么叫<伤寒论>,什么叫六经辨,一定要给孩子们解释清楚,<伤寒论>张仲景写的是人类,人的体质,什么叫<伤寒论>,论就代表讲,天天和孩子们讲,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