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长平之战后,秦国没有一鼓作气拿下赵国
相关推荐
-
长平之战后白起建议乘胜灭赵,秦昭襄王决定暂时议和,谁更有道理
长平之战,秦赵两国精锐尽出,在赵括的率领下,赵军被秦国名将白起歼灭了45万人,这是赵国参与长平之战的全部兵力了,白起只留下240个年龄很小的赵军士兵,把这些人放回邯郸报信,白起这么做的目的有两点: 1 ...
-
长平之战后赵国还生存40年,为何能歼灭20万秦军10万匈奴兵
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赵国是最难打的,赵国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军队战斗力在战国七雄中是最强的,而且赵军中有为数不少的林胡.楼烦等胡人骑士,这些胡人骑士后来还加入了秦朝,在楚汉战争中都有出现,这也成为 ...
-
战国最“诡异”封号,没拿到的朝思暮想,受封者却死不瞑目
(文末有福利) "武安君"是1个武将朝思暮想的至高荣誉,但受封者却死不瞑目,共计2位战国名将印证这一切的"诡异"封号. 在古中国,1个人的封号,往往是社会主流权 ...
-
赵武灵王造就强武赵国,长平之战后依旧将星璀璨硬抗暴秦四十年!
一代战国雄主赵武灵王赵雍在父亲赵肃侯死后,灵前即位,当时天下诸侯兴起"相王"之乐,特别是魏惠王急着要在中原立威,率先称王,便立马拉着三晋老兄弟赵.韩两国同时封王,韩侯一向贪小便宜, ...
-
秦国基业七百年:秦国内乱再起与宣太后摄政
作者:宝真人 绘图:宝真人 上期回顾:秦国先称霸后遇危机,虽重整山河却收效甚微,直到遇到了他 周王室九鼎据说是大禹打造,材料来自九州贡品,象征九州统治权,是国之重器.秦武王于公元前307年攻破韩国宜阳 ...
-
长平之战后秦国一次意外惨败,统一六国被延迟了二十多年
公元前二百六十年到公元前二百五十七年,秦国和赵国之间展开了两次大战.第一次是长平之战,赵国和韩国两国的联军被秦军击溃后,秦军穷追不舍,一共歼灭了四十五万赵军.第二次是邯郸之战,此战一直处于胶着状态,前 ...
-
长平之战,秦国已经消灭了赵国主力,为何却在40年后才灭掉赵国?|魏国|齐国|秦军
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之间,爆发了著名的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以后,赵国战败,整整四十万大军,被秦国主帅白起,坑杀殆尽.这一战之后,赵国几乎损失了全国所有的精锐军队,军事体系已经彻底崩溃了. 但有趣的 ...
-
长平和邯郸两战之后,赵国为何还能再次崛起?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此战,赵国大将赵括和秦国大将白起两位将领对阵.对于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 ...
-
六国几次合纵攻秦,为何长平之战却作壁上观,任由赵国孤军奋战?
公元前262年-前260年的长平之战是战国后期的一场关键之战,秦国虽然惨胜,但是此战过后秦国大势已成,六国再无可与秦国抗衡者,秦国统一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不过有点奇怪的是,秦国商鞅变法后迅速崛起,其 ...
-
秦国超长待机王昭襄王,熬死了其他诸侯国15位君主。嬴稷,又称秦昭襄王 。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他作为秦国国君时期,赵国、楚国、韩国和魏国更换了3代国君,齐国更换了4代国君,燕国
读史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秦国超长待机王昭襄王,熬死了其他诸侯国15位君主. 嬴稷,又称秦昭襄王 .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他作为秦国国君时期,赵国.楚国.韩国和魏国更换了3代国君,齐国更 ...
-
战国后期唯一能跟秦国掰掰手腕的赵国,是怎样逐步走向灭亡的呢?
赵国是秦王政扫灭六国,一统天下过程中最大的障碍,赵国国力雄厚,而且名将众多.赵国自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以来,一直是军事上较为强大的国家,秦国曾多次对赵国进行过打击,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 ...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歼灭秦国30万大军全歼匈奴10万骑兵?
"长平之战",大家都知道,赵国败于秦国.最后赵国四十万士兵,也被秦国名将白起给屠杀殆尽.可是,按理经过说这样一场决定两国生死的战略决战后,赵国几乎是损失了全国将近八成的士兵,实力大 ...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歼灭秦国20万大军全歼匈奴10万骑兵?
长平之战后,秦将白起一战灭赵国长平军45万人的战绩,震惊六国,但随后,秦为灭赵发动的邯郸之战中,赵国又让秦军付出近二十万人的伤亡狠狠打脸了秦国.得知此消息的秦昭王怨恨白起不肯领兵攻打邯郸,他一怒之下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