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0211】樊哙闯入,项羽机械反应
通鑒原文
樊哙闯入,项羽机械反应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遂入,披帷立,目视项羽,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项羽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也。”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羽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其上,拔剑切而啖之。
项羽曰:“壮士复能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还军霸上以待将军。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爵之赏,而听细人之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将军不取也!”
项羽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都说有2%的人,真正用头脑想过自己想要什么,而3%的人以为自己真正用头脑去想过自己想要什么,剩下的95%最好自己想都不用想,让别人替他去想,然后作为一个追随者,跟着领导干。
但,即使是那真正用头脑的2%的人,很所时候,都不会用脑的,因为我们不可能事实用脑(意识),大部分时候,我们用的是潜意识,也就是我们惯有的行为模式——试想,你走路的时候,想过自己要走那条道吗?你要避开车辆的时候,是不会再头脑里计算过的;人大多时候,还是依靠潜意识(习惯)来帮我们做决策,采取行动的。
那么,什么时候最容易让我们跟随自己的潜意识行动呢?那就是所谓的能量最低点的时候。
樊哙闯入,项羽措手不及,根本就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桥段(估计连范增也懵了),头脑一片空白(达到能量最低点),他接下来的反应,完全是机械的!他忘记了自己的威严,忘记了自己高高在上的身份,他自己是英雄,也自然喜欢这样的英雄(都是冒失鬼,哈哈),人都在潜意识中喜欢跟自己一样的人,所以,项羽想到的是,赐给他酒肉。
这个时候,樊哙也是一个高手,说一些话,让项羽情绪起伏不定(先说以前的约定,再说现在都很尊重您,又说你不明大义),一下子将项羽打压得一无是处,项羽很害怕被“英雄”否定自己,因而自身的能量更加低,于是,他默默的接受了樊哙的所有话语——这是潜意识的行为,他自己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
樊哙制造紧张气氛,挑起项羽情绪起伏,在短时间内,容不得项羽做任何有有意识的思考,并对项羽发出指令(也就是不能动刘邦,动刘邦是不仁不义的行为),让项羽仓促做出决定(赐酒肉,赐坐!)
当人在自己能量低点的时候,就很容易按照潜意识的指引机械的做出反应,更可怕的是,会跟随所谓引领者的思路,按照领导的思路去行动,不再经过大脑的思索。
市面上所谓的《冷读术》、民间的骗子、撩妹用的打压方法,都逃脱不了这个原理。当我们上当受骗之后,我们很快回过神来,如梦幻一般,感觉刚才为啥自己那么傻的时候,我们开始找一些证据证明,自己其实是理智的……
参考翻译
樊哙闯入,项羽机械反应
这时张良来到军门见樊哙。樊哙说:“今天的事情怎么样了?”张良说:“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用意却常在沛公身上啊。”樊哙道:“事情紧迫了崐,我请求进去,与他拼命!”樊哙随即带剑持盾闯入军门。军门的卫士想要阻止他进去,樊哙就侧过盾牌一撞,卫士扑倒在地。樊哙于是入内,掀开帷帐站立在那里,怒目瞪着项羽,头发直竖,两边的眼角都睁裂开了。项羽手按剑,跪起身,说道:“来客是干什么的?”张良说:“是沛公的陪乘卫士樊哙。”项羽道:“真是壮士啊!赐给他一杯酒喝!”左右的侍从即给了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后,起身站着一饮而尽。项羽说:“再赐给他猪腿吃!”侍从们便又拿给他一条生猪腿。樊哙将他的盾牌倒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上面,拔出剑来切切就大口地吃了。项羽说:“壮士,你还能再喝酒吗?”樊哙道:“我连死都不逃避,一杯酒难道还值得我推辞吗!秦王的心肠狠如虎狼,杀人唯恐杀不完,用刑惩罚人唯恐用不够,致使天下的人都起而反叛他。怀王曾与各路将领约定说:'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城的人,在关中为王。’现在沛公最先击溃秦军,进入咸阳,毫毛般微小的东西都不敢染指,就率军返回霸上等待您的到来。这样劳苦功高,您非但不给予封地、爵位的奖赏,还听信小人的谗言,要杀有功之人。这是在重蹈秦朝灭亡的覆辙呀,我私下认为您的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项羽无话可答,就说:“坐吧。”樊哙于是在张良的身边坐下了。

以《资治通鉴》为基础的一些历史小故事的心理还原,人物性格的分析,揣摩,以好玩的心态,结合心理学的专业知识,理解历史,从历史中吸取营养,让历史真正能够成为我们的鉴镜,期待您参与分享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