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后遇到的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
-
发现藏经洞:敦煌“复活”120年
导读 敦煌,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曾经风云际会,繁盛一时,见证了古老的中华帝国和广袤辽阔的中亚地区无数的沧桑巨变和盛衰荣辱.当朔风和黄沙蚀尽最后一丝荣光,敦煌也无法逃出盛极而衰的宿命.直到1900年,一个 ...
-
《被误读的敦煌》(一)王道士冤不冤 / 梁剑随笔(第1817期)
被 误 读 的 敦 煌 偶然一个机会,我应邀为一个活动临时救场,做个关于敦煌的主题宣讲.对于敦煌,我一直心向往之,遗憾的是从没有去过.对于敦煌学,我也略有涉猎,那也仅限皮毛而已.受人之命,遂临时恶补, ...
-
王圆箓――乱世国宝发现者的功与罪
莫高窟,也称千佛洞,位于河西走廊西端,今甘肃敦煌.它始建于五胡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兴建,形成了巨大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米.泥质彩塑2415尊 ...
-
荣新江 | 不仅仅是敦煌 莫高窟藏经洞发现120周年新书访谈(二)
编者按: 原刊于<光明日报>,2020年12月19日,09版.访谈由该报记者韩寒采访整理. 敦煌里的中国 敦煌里的世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120周年新书访谈(<从学与追念>) ...
-
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绢画》
绢画(也称帛画)是以丝织品为原料,采用天然的绘画原料,运用传统工艺绘画技法而绘制的国画品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其中最为闻名的当数敦煌莫高窟出土的绢画,它们色彩沉稳,质感厚重,具有神圣的禅味.公元1 ...
-
1900年7月12日《敦煌莫高窟发现藏经洞》
公元1900年7月12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六月十六日),住在莫高窟的当家道士王圆篆无意间在16号的洞窟中发现了从西晋到北宋的5万多件经卷.文书.绘画,大约是北来中期为避乱而封藏于洞中的,这个洞就被称为藏 ...
-
敦煌莫高窟第十七窟藏经洞中发现《欧阳询化度寺碑》剪裱残本
` `
-
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
敦煌遗书是中国甘肃省敦煌莫高窟发现的中古时期纸质写本和印本文献.又称敦煌古文献.敦煌文书. 发现和被劫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看守莫高窟的道士王圆箓同一杨姓抄经手在第十六窟干活时,杨某将抽烟用的 ...
-
敦煌莫高窟的645窟曾经被盗,壁画找回后,被他完璧归位
壁画是先民为我们留下的杰出艺术,不仅体现了时代的文化特征和社会风貌,更反映了深邃的思想.在我国历史上,最宏大的壁画艺术莫过于莫高窟.然而,也正因为莫高窟艺术之高,也多次惨遭盗贼的毒手,其中最大的一次盗 ...
-
敦煌(引领无数读者奔赴敦煌莫高窟,惊天动地讲述藏经洞千古之谜)用户评论
公元1900年,作为那个世纪的最终年. 中国西北,一处黄沙遍野之地,一个意外的发现,让它成为了海内外学者专家趋之若鹜的地方,诞生了一门国际性的学科,还在后来成为了一处旅游胜地. 我想你已经猜到了,是的 ...
-
行远至深 敦煌不孤——纪念藏经洞发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敦煌 2020年11月7日举办的2020敦煌论坛--纪念藏经洞发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与往年有些不同. "因为需要严加防控疫情,今年我们没有邀请国际友人参会,但是聚集了国内在敦煌学研究领域 ...
-
中国文化史上的四大发现之一、历经120周年风雨的莫高窟藏经洞
藏经洞简介藏经洞是莫高窟17窟的俗称.此窟原为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时开造,为当时河西都僧统洪辩的影窟. 藏经洞入口 约在11世纪,西夏统治敦煌时期,元代统治者占领敦煌以前,莫高窟的僧徒们,考虑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