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Me周刊】活下来:肠道中噬菌体-细菌的协同进化

作者:杨可铭,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在读。主要研究利用噬菌体防治土传病害。

周刊主要展示LorMe团队成员优秀周报,每周定期为您奉上学术盛宴!本期周刊介绍于肠道中新发现的一个噬菌体与细菌动态协同进化的模型。原文来自于2019年发表在Gut microbes上的《"I will survive": A tale ofbacteriophage-bacteria coevolution in the gut》。

导读

此前的研究表明对噬菌体而言,细菌是一种进化力量,通过增强其遗传变异性来推动噬菌体宿主范围的扩大。本文通过研究噬菌体-细菌的协同进化揭示细菌的遗传变异性在噬菌体捕食的压力下也会增加,而这又与环境中微生物的多样性有关。这里提出了一个噬菌体-细菌侵染网络动态扩展延伸的模型。研究表明,噬菌体-细菌的共进化动态是平行延续和不断分化的,以产生和维持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平衡。

假说:微生物区系驱动噬菌体适应

前期研究发现宿主为大肠杆菌LF82的噬菌体P10无法侵染大肠杆菌MG1655,但是,当MG1655与LF82在正常的小鼠肠道内共进化后,P10可以侵染MG1655,然而,当MG1655与LF82在体外共进化或者仅这2株菌在小鼠肠道内定殖时,并没有观察到这种现象。也即是说,这种宿主跳跃现象仅发生在肠道环境中。

图1 仅发生于肠道中的宿主跳跃现象(De Sordi L et al. 2017 Cell Host & Microbe)

本文对此提出假设:噬菌体亚群的基因组分化取决于所遇细菌的多样性,使得微生物群落成为产生病毒多样性的理想位点。细菌群体在肠道环境内对特定生态位的占据产生单个或混合细菌群体的结构化网络,可能促进噬菌体种群分化为具有不同感染性特征的多个亚群。

肠道中细菌的遗传抵抗力

从小鼠粪便中分离得到MG1655和适应后的P10具有不同的相互侵染关系。

图2 5株MG1655菌株与5株P10噬菌体的侵染关系

这五种菌株的基因组在waaZ基因中呈现不同的突变,其编码参与核心脂多糖(LPS)的生物合成途径的蛋白质。这可能是刚成为宿主的的MG1655在噬菌体选择压力下适应性进化的第一步。而其他基因的突变可能与细菌通过改变受体防御噬菌体侵染的策略有关。

图3 5株MG1655菌株的基因变异

同时也分析了5株噬菌体的突变,1号噬菌体突变最多,同时也是侵染能力最强的。这表明1号噬菌体具有最快的宿主适应能力。变异位点主要在4个基因区域,其中gp37与侵染能力有关,gp90和gp91与尾部纤维蛋白有关。

图4 5株P10噬菌体的基因变异

接下来,通过一个时间移位实验,鉴定了宿主跳跃现象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的噬菌体-细菌的交互侵染能力。这表明肠道中的噬菌体适应导致两步共同进化途径,军备竞赛最初的特征在于细菌抗性的快速发展,然后是噬菌体适应性的“精炼”,即缩小宿主范围,增加侵染能力。

图5 噬菌体-细菌的进化动力学

噬菌体-细菌共同进化的模型

根据以上结果,归纳出一个模型:起初(从下往上),有3类不同的细菌,他们对某个黄色噬菌体有不同抗性。接着绿色的细菌中进化出了有抗性的浅绿色亚群。橙色细菌中进化出了易被侵染的浅橙色亚群。于是绿色的细菌附近的噬菌体进化成可以侵染浅绿色亚群的绿色噬菌体,或者发生宿主跳跃,进化成能够侵染浅橙色细菌的噬菌体。

图6 噬菌体-细菌共同进化的模型的示意图

总结

在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共同进化过程中,噬菌体适应宿主和细菌产生抗性所需的时间、频率和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不可预测的。然而,本文提出,噬菌体群落在控制细菌种群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可以通过促进异质微生物分化,也可以通过灵活的方式适应易感细菌的丰富和多样性。或许正是如此,才避免了病毒和细菌伴侣的灭绝或异常增殖,从而维持了肠道环境的相对稳定和健康。

参考文献:"I will survive": A tale ofbacteriophage-bacteria coevolution in the gut

期刊:Gut microbes (2019)

DOI: 10.1016/j.chom.2017.10.010

关键词:噬菌体;细菌;进化动力学;军备竞赛;宿主跳跃

(0)

相关推荐

  • 耐人寻味:从人类粪便中发现了5万多未知病毒

    majer @ 2021.06.30 , 08:42 今天发表在<自然·微生物学>上的研究发现了生活在人类肠道中的54118种病毒,其中92%是以前未知的. 但正如联合基因组研究所和加州斯 ...

  • 前瞻 | Nature:使用微生物治疗癌症

    编译:莫沉,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每个人体内都生活着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和其他被统称为微生物群的生命形式.尽管有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在人类健康中起着重 ...

  • 抗生素对肠道微生物群的不同影响

    在与细菌性疾病的斗争中,抗生素是不可避免的.抗生素是人类使用了几十年的治疗细菌感染的救命药物. 虽然抗生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但它们也会消灭一些常驻细菌.现有文献已经确定了与抗生素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群 ...

  • 综述 | Cell Host & Microbe:精准医学:工程微生物改善药物疗效

    编译:红霞,编辑:十九.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为什么药物对一名患者有效,但对下一个患者无效或引发严重的副作用?答案是复杂和多方面的.近几十年,药物遗传学和药物基因组学取得了重要的进 ...

  • 益生菌以外:益生元、后生元和合生制剂谁先突围?

    编者按: 从肠道健康的角度而言,益生菌.益生元和后生元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全球益生菌产业市场规模已达到 400 亿欧元左右,并仍在不断增长.与此同时,益生元.后生元和合生制剂等类别也在不断发展. ...

  • 8文一览:近期菌群研究方法学突破 | 热心肠日报

    今天是第1914期日报. Science:单菌水平的菌群空间转录组成像 Science[IF:47.728] ① 开发细菌转录组成像方法par-seqFISH,能在单菌水平上记录细菌在浮游和生物膜形式 ...

  • 【LorMe周刊】精确工程师:噬菌体调节肠道微生物组和代谢组

    作者:王孝芳,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在读.主要研究噬菌体介导的土传病害防控的生态进化学过程. 周刊主要展示LorMe团队成员优秀周报,每周定期为您奉上学术盛宴!本期周刊为您介绍噬菌体如何调节肠道微生物组和代 ...

  • 【LorMe周刊】微生物多样性驱动了细菌以CRISPR系统抵御噬菌体

    作者:杨可铭,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在读.主要研究利用噬菌体防治土传病害. 周刊主要展示LorMe团队成员优秀周报,每周定期为您奉上学术盛宴!本期周刊为您介绍细菌-噬菌体协同进化中CRISPR系统-表面受体 ...

  • 肠道中的细菌世界

    我们的身体是由什么组成的?你也许会说,当然是各种各样的人体细胞了.但是,如果有人告诉你,人体中绝大多数的细胞其实不是人体细胞,而是各种微生物的细胞,此时,你又会怎么想呢?   无论你作何感想,事实的确 ...

  • 【LorMe周刊】动植物疾病中的病原菌组

    作者:杨可铭,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在读.主要研究利用噬菌体防治土传病害. 周刊主要展示LorMe团队成员优秀周报,每周定期为您奉上学术盛宴!本期周刊介绍一个概念:Pathobiome.原文来自于2019年 ...

  • 【LorMe周刊】宿主免疫系统和噬菌体的协同作用是噬菌体疗法的关键

    作者:李婷婷,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在读,主要研究根际噬菌体疗法. 周刊主要展示LorMe团队成员优秀周报,每周定期为您奉上学术盛宴!本期周刊为您介绍噬菌体疗法与中性粒细胞与噬菌体在对抗急性呼吸道感染时的协 ...

  • 【LorMe周刊】初始接种比例调控细菌共培养互作与代谢

    作者:李婧璇,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在读,主要研究合成微生物群落. 周刊主要展示LorMe团队成员优秀周报,每周定期为您奉上学术盛宴!本期周刊为您介绍多种生态位条件下初始接种比例对细菌共培养互作和代谢的影响 ...

  • 【LorMe周刊】化为己用——噬菌体受体,拿来吧你!

    作者:吴锶杰,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在读,主要研究利用噬菌体防治青枯病. 周刊主要展示LorMe团队成员优秀周报,每周定期为您奉上学术盛宴!本期周刊为您介绍利用噬菌体侵染非宿主细胞现象揭示的一种全新水平基因 ...

  • 【LorMe周刊】驯化后的噬菌体是否更胜一筹?

    作者:陆春霞,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在读.主要研究青枯菌与噬菌体的共进化. 周刊主要展示LorMe团队成员优秀周报,每周定期为您奉上学术盛宴!本期周刊介绍驯化后的噬菌体相对于原始噬菌体在对抗病原菌上的优势. ...

  • 【LorMe周刊】营养物质的化学计量比影响微生物的协同进化

    作者:陆春霞,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在读.主要研究青枯菌与噬菌体的共进化. 周刊主要展示LorMe团队成员优秀周报,每周定期为您奉上学术盛宴!本期周刊为您介绍营养物质的化学计量比对微生物协作的影响,原文于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