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情思,物我两忘,华喦绘《陶渊明诗意图》
相关推荐
-
南京博物院专家万新华谈傅抱石:他将美术史跟创作完美结合
佳士得邀请南博研究院万新华先生 于上海开展傅抱石专题讲座 去年秋拍,傅抱石以两件成交过亿的人物佳作,闪耀近现代书画版块.2021年春拍他将继续驰骋拍场,以强大的艺术魅力吸引业界的关注.这不,国际顶流拍 ...
-
明代画家-王綦《陶渊明诗意图》(采菊东篱)
(2021-07-07 17:12:47) 转载▼标签: 绘画艺术文化图片书法分类: 中国古今名家名画 明 王綦 陶渊明诗意图 尺寸85×51.5cm 题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己酉十月十八日云 ...
-
菊月赏菊: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菊月赏菊: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撰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钟葵 绘画图片由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钟葵 翻拍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戴雨静 "秋丛绕舍至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 ...
-
浑厚不失温润,秀雅不失棱角,看不厌的文徵明
经济的繁荣会带动艺术的发展.在明代中期,苏州因地利.人和之便成了南方的经济中心,由此出现了一个以苏州画家为主体的吴门画派.文徵明是吴门画派的中坚力量,他的后人一直到清朝初期还有人从事书画创作,可见他的 ...
-
晋代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与明代画家仇英相遇,又会碰撞出怎么样的火花呢? -----仇英的《桃花源图》
一.画家仇英人物介绍 仇英(约 1498-1552 年)字实父,号十洲,是江苏太仓人,与沈周.文徵明.唐寅成为"吴门四家",均为明代著名画家,又被称为"明四家" ...
-
【图文鉴赏】学前辈技法揣摩创作思想,高简《秋林书屋》
高简生活在明末清初,他是苏州人.他擅画山水,尤其喜欢元代画家倪瓒的冷傲与明代画家唐伯虎的雅致.他在创作中往往会致敬这两位名家,形成冷峻清新的面貌.这幅<秋林书屋>是高简晚年作品,临仿了唐伯 ...
-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郑午昌绘《李白诗意图》
画家画什么,需要有创作动机.走心画的作品和应酬的作品,看上去十分明显.这一点搞过创作的人,都能理解.所以说寻找创作灵感对画家来讲十分重要.有的时候,看一眼前辈画作会有一种"心塞"感 ...
-
闲时静坐,物我两忘
寻一日,静坐山中,物我两忘. 人没有面孔,物没有形相. 静养心,俭养德, 心简单了,一切都简单了. 清风.明月.幽潭.深涧,自在心. 空花空影,空人心. 蛙鼓稀,流水远, 云绕窗,任意悲喜. 放牧诗句 ...
-
【周末语录体】干净澄澈,物我两忘
人一旦活得有风骨,就不会有那么多苟且,也就不会攀附.谄媚.屈从以及言不由衷,就会少纠缠.多放下,就容易干净澄澈物我两忘. 这时候,其实已经不用问值得不值得了,因为你的一切所为,皆是心之所向.心之所往, ...
-
[拳经分享]''阴阳分明.物我两忘”的内功法心得
25/3/2021 松而不丢不顶,掌心意空,才能随心意相通. 意有空间,自然松透: 无心丢顶,自然得气: 能舍己从人,能得机得势: 太极练的神意气,是由无极空间而凭意念产生(无中生有),神意气才能顺对 ...
-
【师父说】物我两忘,成就神奇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代读书人做学问,是为了提升自己:当今学者则是为了匡正别人,彰显自己.其实无论做什么事,以何种"姿态"开始并投身其中, ...
-
石涛与他画的山水画之间是一种相互交融、物我两忘的生命痕迹
摘 要:本文试图通过对石涛的绘画及画理论研究探讨石涛对时间的独特体验,此体验表现在石涛绘画中独特的视觉形式上.以此为全球化语境下的我国传统绘画精神对当代绘画的个体性试验和探索打开可能性的空间. 关键词 ...
-
廉州湾的物我两忘之旅
上上周的时候,我去了一趟廉州湾.这话听起来有些别扭,因为我原本就生活在廉州湾.我想起很多年前刚到北海时,地角或侨港人也习惯说"出北海耍".现在很少这样说话了,因为它们与北海已密不可 ...
-
王书成 || 物我两忘 打打响器
物我两忘 打打响器 王书成 挥起双手拍镲铙, 舞动两臂擂大鼓. 惊天动地驱病殃, 强身健体增寿福. 镲圆铙圆鼓也圆, 心足意足劲更足. 闯咚嚓啾衣呼噜,(注) 物我两忘真乐乎! 注:此句是响器音符. ...
-
【雅道诗词】物我两忘,神闲幽事
热烈祝贺<雅道诗词>正式出版! 抢鲜阅读中国首部雅道诗词专集 品读二百零六首雅道古诗, 领略千百年来先贤的风雅. 临流抚琴图 南宋 夏圭 故宫博物院藏 七律·淡庵倪清父 [宋]白玉蟾 地僻 ...
-
物我两忘书茶同香#田英章#书法#新作#原创#文化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赏析2021年田英章先生最新书法作品: [译文]: 物我两忘 书茶同香 --书能益寿 茶可清心 神莹内敛 返璞归真 庚子嘉平上浣灯下漫笔 卿 [释义]"物我两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