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弃医从艺却卖不掉画,他数学很差却到银行谋生,最后他靠什么到达人生的巅峰?
我是小克勒,土生土长的上海小囡,每个月在“克勒门”里听故事,挖掘那些即将被遗忘的城市记忆,发现那些能点亮明天的都市亮点。
爱上海,爱生活,爱艺术,关注“克勒门”一起追求这个时代的colorful life!




/2017/JULY/

从程十发的人生经历中,也许能让你对人生多了一层感悟,少走那么点弯路。
中医世家,有着祖传秘方,但到了程十发这里就画起了画来。为什么会学美术?程多多并没有问过父亲,不过据说父亲曾经对他说过笑话:“我数学不好,所以就画画了。”(其实小克勒也不大明白在这里中医、数学和画画间有什么逻辑关系。

)

▲ 程十发
当阎华问道:“发老是个好学生吗?”程多多有些犹豫:“是个好学生,但也不是太听话。”原来程十发在美术学院的时候非常勤奋好学,老师都很喜欢他,但是在专业学习上却不是很“听话”,听话的孩子老师说什么就画什么,但程十发总是有着特别的思路,总爱画些不一样的东西。
小克勒还知道有人请程十发去做书法大赛的评委,发老婉拒了,并且半开玩笑地说:“谁不学二王我就选谁!”(“二王”是谁?来来来,让小克勒给大家科普:就是王羲之和他儿子王献之,学书法的都懂哒

)由此可见程十发的艺术观,他始终认为搞艺术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一个没有创新思想的学生不是一个好学生哦!
你觉得呢?
如今程十发的名字如日中天,而当年刚从美专毕业的程十发也经历过一段潦倒无望的日子。毕业后意气风发的程十发举行了画展,却没有迎来什么赏识者,因为他的画太不一样了。为了裱画办展程十发欠下了不少钱,只好凭着祖上治疗脚疾的方子维持生计,身体也慢慢不好起来。
病愈后的程十发并没有消沉,画画养活不了自己咱就先换个能赚钱的工作呗,于是他去了当年天津路上的一家银行,当起了放!贷!员!(是的,这个算数不好的人去银行算钱了!



)
那段日子让程十发了解了不少大公司、认识了不少大老板,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也收获了更多的人生智慧(小克勒只是不知道那家银行后来如何了……)
不过,这份工作也没有坚持多久。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一边放着贷的程十发,一边也没有停下手中的画笔,终于被推荐进了连环画出版社,程十发的春天终于到来!
不过学山水画出身的程十发能画好以人物为主的连环画吗?

▲ 程十发《野猪林》
这是程十发早期创作的《野猪林》,从各方面看都不太成熟。因为连环画要在限定的尺寸里表达出许多东西,为了显示人物表情,程十发把上半身画得很大,画完以后发现下半身居然没地儿画了,于是有人戏称他只画了半部《野猪林》。
程十发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开始用心琢磨人物画,古今中外,无所不看,并尝试用各种手法来画连环画,据说还亲手毁掉过一本他自己不满意的《琵琶记》。
来看看程十发之后的各种连环画作品,和之前的《野猪林》简直判若两人。

▲经典的《儒林外史》
▼▼▼左右滑动图片▼▼▼



▲第一部用传统画法制作的连环画《画皮》
向左滑动图片▲水墨画版《阿Q正传》
鲁迅先生的儿子周海婴曾对程十发说这个阿Q是他见到的“最像阿Q的阿Q”。
程十发不仅从传统绘画中学习人物画法,还仔细研究世界绘画,从以下这张画中可以明显看到其受西方拉斐尔学派的影响。

▲ 程十发《郑成功解放台湾》
程多多告诉我们,在发老生命的最后时刻,笔都拿不稳了,却还在琢磨如何把字布局得合理,把画画得好看。曾有人邀请发老写回忆录,发老婉拒了,因为他说,他还一直在学习。
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努力和机遇总是相辅相成。
新中国成立后,连环画有着大量的需求,“克勒门”曾经做过一次“连环画”的专题,据说当时连环画家的生活状态是:数钱数到手抽筋!(小克勒好羡慕啊!)此时程十发的连环画炉火纯青,日子也过得比较宽裕,但他却又有了新想法,呼啦一下飞到云南去了!

▲ 程十发云南采风写生
1957年程十发去云南采风,这次采风不仅对程十发意义非凡,对中国美术也带来极大的影响,它不仅确立了程十发的画风,更为中国的绘画艺术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具体该如何解读?小克勒下回说给你听吧!

小克勒看到了天赋、坚持、勤奋和开拓
而发老晚年也曾经说过
人的成功
三分之一靠天赋
三分之一靠用功
三分之一靠悟性
相信悟性那么高的你
一定能悟出点什么来吧!
克勒门文化沙龙
上海文化沙龙品牌克勒门,
荟萃海上文化艺术名家的沙龙雅集,
探讨交流海派文化,
分享高尚雅致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