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丹道揭秘

想要呼吸导引,必须要身体放松,使关节打开。

想要缓慢柔弱的深呼吸,必须身体强壮到精满、气足、神旺的状态。

想要停止『后天』机能,超越世俗生活,就必须启动『先天』动力。

想要夺天地造化,获得宇宙能量,就必须与宇宙能量合一。这可以称作是精微的说明。

柔弱的宇宙能量制约着有形万物。万物离不开宇宙能量,就像鱼不能脱离水一样,所以机体刚强的消耗精血是不可以表现出来的。

《道宗秘诀》解读《道德经》

歙,《说文》从欠, 入歙,缩鼻也。 呼吸导引。

张,开,展开:张开。身体放松,打开关节。

弱,会意。小篆字形,两把弯曲的弓,『彡』(shān)象毛羽之形,合起来表示柔弱。缓慢,轻柔的深呼吸。

强,精满、气足、神旺。

废,停止『后天』机能。超越世俗生活。

兴,会意。从舁,从同。舁(yú),共举;同,同力。兴起;起来。《说文》兴,起也。进入『先天』与道合一。

夺,夺天地造化。获得宇宙能量。

予,指事。象两手相与之形。《说文》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谓手拔。同『余』,我 ,予取予求 任意索取。

柔弱,比喻宇宙精微物质。

刚强,比喻有形万物。

鱼,比喻万物。

渊,比喻宇宙能量。

国,身体。

利器,比喻消耗精血的行为。生殖器。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呼吸导引必须身体端正,排除杂念,耳不旁听,目不远视,心静神凝,把心思集中在小腹中部,而腹部是脏腑汇聚之所,意守于此,即所谓的意守丹田。然后透过呼吸将气带到身体各处,达到全面的导引作用。深长呼吸,一种是吸气时腹部凹下,同时胸部外鼓,这叫做逆式腹呼吸;另一种是吸气时腹部凸出,同时胸部内缩,呼气时则腹部内收,这叫做自然的腹式呼吸。其实呼吸是为了更深层次的气体交换,而呼吸中的空气是到不了下丹田位置的,所以建立这个『丹田』是需要意念集中在这个穴位,集中体内精微物质,配合呼吸引导而形成供需这些精微物质的集中点,这就是丹田的形成。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随着缓慢,轻柔的深呼吸,体内精微物质得到不断的积聚,达到充足的时候,就出现了『胎息』。《云笈七签》曰:『人能依婴儿在母腹中,自服内气,握固守一,是名胎息。胎息,又称『脐呼吸』、『丹田呼吸』。像婴儿一样用脐呼吸。《抱朴子·释滞》:『得胎息者,能不以口鼻嘘吸,如在胞胎之中。』就是说不用口和鼻子呼吸,如在孕胎之中,即是胎息。口鼻是呼吸之门户,丹田为气之本源,圣人下手之处,收藏真一所居,故曰胎息。』本人一位80多岁的上海道友称『胎息』为第二呼吸系统。实际上是说通过意念诱导的一种高度柔和的腹式呼吸方法。《胎息经》是我国古代气功文献中的精品。『胎息』二字,胎是圣胎,乃真神所结;息是真息,乃内外呼吸气停(真息无息)所成。《胎息经》之所指示者,乃是直接从神气入手,因而不是在后天『幻躯』上去纠缠。所以在古代气功中,丹道是至圣至神的。因人而异不可强求。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世俗生活归根于功名、利益、和情欲。虽然世人断名位、利益、情感者如凤毛麟角。但真正修佛、修仙者却可以停止『后天』机能而启动『先天』功能,超越世俗生活。丹经言:炼已伏心,而使之通神也。 身中之炁,尽化为神。身中之神,能游于外。于是一年十二月气候,除卯酉二月为沐浴,余十月为进退,故名十月温养,非言要十个月功夫也。否则心虽定而不灵。炼之锻之,灵心日见。灵则动,动则变,变则化,故有出神之事,而不为物情所迷。宋·《悟真篇》诗曰:三才相盗食其时,此是神仙道德机。万化既安诸虑息,百骸俱理证无为。

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

想要夺天地造化,获得宇宙能量,就必须达出入自如与道合一。这可以称作是精微明确。世间人谁没有忧愁烦恼,而唯独神仙是逍遥自在,无忧无虑。大罗神仙与道合一 ,不老不死永生不灭,仙境极乐无所忧愁。多事红尘的『欲界』人,顺生应死繁衍不息,得失苦乐情欲交织。对佛仙而言,世间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在时间长河中不过转眼云烟,如梦幻泡影。只有飞升紫府位列仙班,才是永恒的追求。想要夺天地造化,获得宇宙能量,就必须达出入自如与道合一。使胎之神已出而不感,随心所欲,无往不宜,高踏云霞,遍游行至灵足乐矣。但灵心不虚,则不能包含万有,此所以有炼虚之著也。炼虚者,心胸浩荡,象有皆无,清空一静,悟得天地间,是我非我,是空不空,世界有坏,惟空不坏。乾坤有碍,惟空无碍。不过修仙是夺天地造化的逆天举动,心性纯正为首要。以上这些道理可以称作是精微明确。五代·刘海蟾真人诗云:皆由恬淡复精专,便是华胥清静国。初将无事立根基,到无为处无不为。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宇宙的暗能量和暗物质是一种柔弱得看不见,无人能解释的精微物质,它具有神秘力量。所有的有形之物都被这种力量所控制,包括日月星辰。有形万物由他生成并依赖它存在。他是所有万物的根本,老子比喻就像鱼不能脱离水一样,也有人比喻它就像人离不开空气一样。两者不能脱离。可这是个物欲横流,拜金主义横行的时代。没有钱,买不起房子,买不起车,看不起病。纯净的心性被影视带动得或喜、或悲起伏不定,就连小孩子也被表象华丽毫无内涵的假象所迷,在肾上腺素的刺激下,变得冲动早熟,世人无奈地面对这种堕落的行为。这种失真的行为不知比原子弹的威力还要大多少倍。所以老子告诉后人柔弱的宇宙能量制约着有形万物。万物离不开宇宙能量,就像鱼不能脱离水一样,机体刚强的消耗精血是不可以表现出来。 要回归宇宙本源。唐·庞居士悟道诗曰: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芴 。

宇宙万物由这种精微物质的运动功能所生成,万物离开宇宙能量就无法生存,这种精微物质的功能大到不可想像。所有的一切都处在宇宙能量场的作用、包围和控制之中,老子用特殊的方法源源不断地将宇宙能量纳入到身体内部。 从而改变后天的命运,脱离轮回与宇宙合一。这也是几千年来所有宗教大师和所有高层次修炼者追求的实质核心。

(0)

相关推荐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之心得

    第二十五  混成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

  • 《道德经》四十三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此章经文阐述柔性的巨大力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三十六章之心得分享

    第三十六章 微明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直译:将要收敛它时,必定扩张它:将要削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三十四章之心得分享

    第三十四  成大章 大道汎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爱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分享听张 ...

  • 刘晓林:解老子《道德经》(7,8)

    解老子<道德经>第七章 刘晓林 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字意双解: 天地长存.为什么?它 ...

  • 赵妙果老师讲解《道德经》第78章:正言若反

    亲爱的家人: 您好!谢谢您参与"道德经学用每月一信 回馈社会网络公益论坛"!谢谢您独一无二的心得分享!谢谢您充满爱与感恩的觉知故事!谢谢您慈悲光明的践行功德!您每月一信中能够温暖社 ...

  • 弱道

    弱 ​就这弱鸡的样子,能顶什么用啊?但是,在老子那里,"弱"可并不是一个贬义词. 作为一句完整的话中的后半句,要理解"弱者道之用"的意思,肯定还得联系它的上半句 ...

  • 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艰难困苦,道家文化总有办法来应对!

    道家文化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思想,是上古的先贤们运用归纳总结抽象综合的思维模式,对宇宙天地及万事万物进行了观察和研究之后,从而得出的一种哲学思想. 道家思想早在上古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并在不断完善的过 ...

  • 修道,很多人做不到,不是因为太难,而是因为太容易(连载294)

    [原文]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duì),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yā ...

  • 把宇宙物质纳入自己内部,改变后天命运,老子《道德经》丹道揭秘

    想要呼吸导引,必须要身体放松,使关节打开. 想要缓慢柔弱的深呼吸,必须身体强壮到精满.气足.神旺的状态. 想要停止『后天』机能,超越世俗生活,就必须启动『先天』动力. 想要夺天地造化,获得宇宙能量,就 ...

  • UC头条:赵孟頫 老子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

    赵孟頫 老子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 新新浪新闻04-11 点击加载图片 赵孟頫 老子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 点击加载图片 赵孟頫 老子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 点击加载图片 赵孟頫 老子道德经 道 ...

  • 老子道德经【道藏版】

    德   经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 ...

  • 怎么练出自身的先天炁?道德经 帛书老子 浴神 神内敛 肾水补脑 丹道卯酉沐浴@戊己真人

    原文标题:岔路口 练功道路上,有一些岔路口,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会决定今后的道路.我大概写几个出来,内容其实以前的博客都有,这一篇无非是个小汇总,熟悉我的老朋友就不用看了. 我写的是关于追求先天 ...

  • 《老子道德经》这三句话,让你悟通天道、地道、人道的秘密

    <老子道德经>被誉为东方智慧源泉,天下第一奇书. <世界文明史>的作者,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哲学家:威尔·杜兰特博士曾经说过:假如我们把世界上每一本书都烧掉只留一部,那应该就是& ...

  • 读懂道德经:为什么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

    如果,只是说如果,要问一条鱼,水是什么,这条鱼会怎么回答呢? 这条鱼肯定会愕然地张大嘴巴,不知道该说什么.它或许知道自己是生活中水中,祖先遗留的记忆基因中,也知道自己离不开水.水主宰着它的一切,且无处 ...

  • 帛书老子道德经溯源字表-道篇(修订版V02)

    版本来源说明:以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甲本为纲,缺字以乙本补之,均缺字以河上公章句补之,还原为小篆.金文,综合辨析上下文义.形.音.韵,推测传抄之误,校之以音.形.意适当之字.以此形成<老子道德 ...

  • 楚简老子道德经 |君知“道可道”,可知“道,非恒道。”(四)

    现代人很好玩,爱读<道经>,不爱读<德经>,其实"道德"就是硬币的两面,都是一码事.<道德经>八十一章是后人划分的,无论是马王堆帛书还是郭店楚简 ...

  • 道德经读书笔记25.6|孔子和老子的修道路线图

       孔子的修道之路,就是<论语.为政篇二>里的那段: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