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实薤白桂枝汤(古代经典名方1022)

枳实薤白桂枝汤出自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中的第 5 条。

1.组成药物性味功用

(1)枳实味苦、辛,性寒;以苦为主,辛为次。入心旨在降浊行气,兼以清解。

(2)厚朴味苦、辛,性温;以苦为主,辛为次。入心旨在降逆下气,兼以温通。

(3)薤白味辛、苦、性温,以辛为主,苦为次。人心旨在宽胸行气,兼以通阳。

(4)全瓜蒌味苦、甘,性寒,以苦为主,甘为次。入心旨在开胸涤痰,兼以清化。

(5)桂枝味辛、甘,性温,以辛为主,甘为次。人心旨在通阳化气,兼以散瘀。

2.组成药物配伍作用

(1)枳实与厚朴:两辛相济旨在行气,两苦相济旨在降气,辛苦相济旨在升清降浊,寒温相济旨在阴平阳秘。

(2)薤白与全瓜蒌:辛开苦降,清气得升,浊气得降,阳化痰去;寒温相济旨在燮心之阴阳。

(3)桂枝与枳实、厚朴:辛苦相济旨在行散通阳散瘀。

(4)桂枝与薤白、全瓜蒌:辛苦旨在行散降泄,甘苦旨在补益通降。

3.病症分析

胸痹心中痞之证,有虚实不同。其病理机制:一为痰浊壅阻,气滞不通;一为中焦虚寒,大气不运。前者为实证,后者为虚证。临证除见胸痛主证外,还有胸膈闭塞胀满、心中痛胀,或既痛且胀,或短气,胁下之气上逆抢心,形气充实。患者诉其心中满闷或胸闷憋气为主的一组临床症状。本方汤证病机多由痰浊或阴寒实邪壅塞、气滞不通所致。本方治疗的重点在于通阳逐阴,以通为用。

4.临床运用

若是辨治心气郁证,用枳实薤白桂枝汤原方用量比例;

若辨治以气郁为主,可依病变酌情调整枳实、厚朴、薤白用量;

若辨治以痰为主,可依病变酌情调整全瓜蒌用量;

若辨治以阳郁为主,可酌情调整桂枝用量;

若是辨治相兼杂病,合方运用则是最佳选择。

现代临床上,枳实薤白桂枝汤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缓等。

(0)

相关推荐

  • 张仲景栝蒌薤白三方治胸痹

    经典探微 张仲景栝蒌薤白三方治胸痹 □曹俣 陕西省西安六君子中医馆 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中,张仲景记载了治胸痹的栝蒌薤白白酒汤.栝蒌薤白半夏汤和枳实薤白桂枝汤.此三方均 ...

  • 经方:枳实薤白桂枝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 [原文] 枳实四枚 厚朴四两 薤白半斤 桂枝一两 栝蒌实一枚(捣) 右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二升,去滓,内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作者]张仲景 [出自]<金匮&g ...

  • 枳实与厚朴配伍的作用与功效

    ​养生之家导读:枳实,厚朴二药配伍,具有较强的破气除满,祛痰消痞作用. [基源与功效]枳实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的干燥幼果.性味苦.辛.酸,温.归脾.胃.大肠经.具有破气除痞,化痰消积之功 ...

  • 枳实薤白桂枝汤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

    枳实薤白桂枝汤 <金匮要略> [原文用法与原方用量]胸痹心中痞[1],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2],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3]亦主之.(金匮胸痹:5)枳实薤白桂枝汤方枳实四枚厚 ...

  • 济川煎(古代经典名方1063)治习惯性便秘老年便秘

    济川煎出自<景岳全书>卷五十.原条文为便秘有不得不通者,凡伤寒杂证等病,但属阳明实热可攻之类,皆宜以热结治法通而去之.若察其元气已虚,既不可泻,而下焦胀闭,又通不宜缓者,但用济川煎主之,则 ...

  • 小续命汤(古代经典名方1032)

    小续命汤出自<千金要方·卷八>.此方由12 味药物组成,治疗中风效果佳,备受历代医家推崇,遂得"续命"之名. 小续命汤重视风药在中风病中的应用,治法为"治风活 ...

  • 苓桂术甘汤(古代经典名方1019)

    苓桂术甘汤出自<伤寒论>第六十七条.<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十六条.<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十七条. 苓桂术甘汤用药四味,组方严密.方中茯苓健脾养心,利水渗湿. ...

  • 105.古代经典名方(第一批)

    105.古代经典名方(第一批) 目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发布<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 ...

  • 半夏泻心汤(古代经典名方1007)

    半夏泻心汤方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第149条文和<金匮要略>第17条. 半夏泻心汤是脾胃名方,本方的特点是"辛开.苦降.甘调",辛开胃滞(法半夏.干姜), ...

  • 清心莲子饮(古代经典名方1041)

    清心莲子饮为清心火,益气阴,止淋浊之名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文为治心中蓄积,时常烦躁,因而思虑劳力,忧愁抑郁,是致小便白浊,或有沙膜,夜梦走泄,遗沥涩痛,便赤如血:或因酒色过度, ...

  • 古代经典名方剂量换算

    古代经典名方剂量换算

  • 清骨散(古代经典名方1069)专退骨蒸潮热

    清骨散出自<证治准绳>.清骨散所治之证乃阴虚生热,热扰内外所致.阴虚生热,热蒸内外,则骨蒸潮热,或低热日久不退:虚热内生,热灼阴津,则形体消瘦:虚热上扰,则两颊潮红:虚热迫津外泄,则盗汗: ...

  • 两地汤(古代经典名方1090)治疗先期量少

    两地汤出自<傅青主女科>卷上.为治疗阴虚内热妇科诸病之良方. 两地汤中生地滋阴清热凉血:地骨皮泻肾火.清骨中之热,骨热是由于肾之热,清其骨髓,肾气自清,且不损胃气:玄参.麦冬滋阴壮水:阿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