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美学散步》走一走 杨建民

(0)

相关推荐

  • 1408苏州吴作人艺术馆里的大师作品

    苏州吴作人艺术馆里的大师作品    苏州吴作人艺术馆     参观吴作人艺术馆,完全是计划外的收获.吴作人艺术馆在苏州罗汉院双塔塔园西侧,占地约1430平方米.我出了双塔园,就看见了吴作人艺术馆.也没 ...

  • 清逸秀润多新意:南派工笔花鸟画--记李长白

    南派工笔花鸟画的代表性画家陈之佛.李长白.邓白.陈子奋和郑乃珖,均是近现代美术专业院校的教授,他们的创作理念和艺术实践完全体现了花鸟画的风采.南派工笔花鸟画亦可视为"学院派"花鸟画 ...

  • 中国画的本质:写形兼写意

    中国画的本质:写形兼写意                          2017年01月25日    中国美术报   陈池瑜 [明] 沈周 盆菊幽赏图卷(局部) 纸本设色 23.4cm×86cm ...

  • 赵宪章‖“书法现象学”的入口 ——读叶秀山书法美学所想到的

    几年前,书友推荐我读叶秀山的<书法讲义>,他说是他从地摊上买来的.拿到手后才知道,这是叶先生为函授大学编撰的教材,并非正式出版物.读后感觉确实不错,于是找来正式出版物,书名已经改为< ...

  • 大道存真——海派巨擘朱屺瞻

    朱屺瞻,八岁起临摹古画,中年时期两次东渡日本学习油画,五十年代后主攻中国画,擅山水,花卉,尤精兰.竹.石.创作继承传统,融会中西,致力创新,所作笔墨雄劲,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个人风格,生前历 ...

  • 『尘世走笔』杨建尊丨花盆种瓜记

    花 盆 种 瓜 记 初春的时候,我家小院里的几个闲花盆都躺在角落里睡大觉,它们都是我曾经养过花的见证.说实话,我真的不会养花,什么花儿在我手里都基本活不过半年,不是旱死就是涝死,还有一些是莫名其妙的死 ...

  • 杨建民:郭沫若引发《盘中诗》复原论辩

    郭沫若复原图 唐兰复原图 高敏学复原图 古人复原图 中国诗歌发展长河中,形式方面的探索不算太多.这其中,收入<玉台新咏>中的<盘中诗>堪称特别代表.因为其形式,有着一种游戏的阅 ...

  • 古人也跟帖 杨建民

    北京晚报 | 2021年04月26日 . 古人读书比我们好,我信."无丝竹之乱耳",无声光影电刺激,"头悬梁,锥刺股"地潜心向学,终于基础扎实:学问,尤其古籍经 ...

  • 杨建民:与范用先生通信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出版家范用先生集册保存有与文化圈大家及各界人士的许多通信,经过有心人整理,将共计1800余封书信汇集成<范用存牍>,其中囊括的互有通信者有380余人,名家大家指不胜 ...

  • 钱锺书改文章 杨建民

    . 七字谚语:"先学无情后学戏" . 钱锺书改文章   杨建民 北京晚报 | 2021年05月26日 . 先前的文章名家大家,在他们的作文心得中,一般都有关于修改的介绍.读中外古今 ...

  • 【三江文学】《让陌生人听听你的故事》(组诗)杨建民

    [三江文学现代诗刊] 总第1975期 社     长:李不白 高级顾问:衣非 特邀顾问:周渔 总     编:黄葵 副 总 编:李聚宽 主     编:墨兰雪 本期编辑 :幸福密码 <仙人掌&g ...

  • 齐白石与陈师曾  杨建民

    齐白石与陈师曾 杨建民 北京晚报 | 2021年06月16日 . 一个人的转折期,大都出现在青年时代.也许艺术的认知不易,转折出现的时间点,也不好判断,进入中年,甚至老年期也未可知.齐白石老人现在当然 ...

  • 杨建民:沈从文家书中的称谓

    沈从文与张兆和 晚年沈从文与张兆和 称呼妻子:从兆和到三三 倘若你看见一封信抬头称为"三姐",自然,落款者不外某"妹妹"或"弟弟",这里一封 ...

  • 杨建民:波伏娃眼中的鲁迅

    1955年波伏娃与萨特在中国 1955年9月至11月,法国当代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应邀访问中国.与他一同访华的,是他的终身密友,也是法国重要思想家的西蒙·波伏娃.在中国期间,他们访问了北京.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