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点,需要不画饼的当下

前言:

在快递行业,很多网点公司为了保护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为了对抗同行的市场侵略,对省区各种期望的承诺和品牌快未来的展望已经不抱任何幻想,网点公司只想要当下的派费补助和发货政策,对“画大饼”的省区开会和“打鸡血”的总公司培训极其反感,为什么,因为现实很打脸,没有利润怎么发工资。
实际上每一个网点公司都会珍惜做品牌快递的机会,品牌快递总公司与省区也深知谁也离不开谁的共存关系,关键是行业竞争大趋势所至,总会因为省区所给的与网点所需的政策与环境匹配不正确而产生偏差。
关键是这种偏差会产生网点不稳定,网点不稳定的因素主要有五类,运营爆仓,政策分配,网点扁平,网点承包,末端失控,等等。
首先是爆仓,爆仓是派件量超过网点操作与末端派送能力造成的。政策分配是网络管理给于网点的派费低于同行和发货成本高于同行造成网点巨额亏损的。网点扁平化导致的爆仓是拆分网点造成人员流失产生的。最后是网点公司下设承包区,而且层层转包导致的。末端失控讲的是末端由第三方随意涨价和拒绝服务导致的。
那么,真正导致网点不稳定的主要有那几类,下面作三个分享。

PART

01


政策与环境不匹配是重灾区

引导文:快递网点的环境分为三类,地理环境,市场环境,行业环境,等,地理环境讲的是城市的类型和网点公司在城市所处的位子,比如上海北京,新疆西藏。
市场环境主要讲的是价格战的恶劣程度,比如轻货的义乌广东,重货的黑龙江乌鲁木齐。行业环境讲的是不同品牌快递不同的派费与发货成本。
以行业环境为例,某网点处于城市中心,派件日均1.5万单每天,发件日均3000单日均,其中菜鸟裹裹1500单左右,场地房租40万/年,网络派费到帐1.3元,给业务员1元。
关键是同行网络派费到帐1.5元,同行给业务员是1.2元,直接影响了该网点业务员的稳定,该网点公司成为了同行业务员“培训”中转站,怎么也留不住人。
从以上案例看,行业环境竞争已经成为网点稳定竞争的重要一环,因此,快递行业在2020年出现了一个“派费兜底”的新名词,派费兜底的原理很简单,无论品牌溢价如何,品牌稳定网点都遵守一个原则,按省份,按省内城市,按城市区域划分为原则,高度保持与行业平均一致,确保派件员派费收入竞争力一致。
评语:所有快递网点应该懂得一个原理,派费与同行持平意味着发件网点必须涨价去持平,同样,如果派件网点拿不到与同行持平的派费,意味着招不到业务员派件,问题是揽件快递费一但上涨,发件网点的发件量减少会直接导致派件网点派件量减少,派件员虽然说派费上升却派件总量少了,网点同样也是留不住人,因此,形成了一个循环的怪圈。
因此,品牌快递要确保派件员派费收入竞争力一致,首先要确定口碑溢价产生能够支撑发件网点区分收费开始。

PART

02

网点与承包区的博弈高危点

引导文:什么是网点公司与承包区的博弈,讲简单了,就是网点公司在2018年以前,网点公司收到的网络派费1.5元,网点公司给承包区1.1元,承包区老板给派件员0.9元。
关键是快递行业自从2019年降派费以来,网点公司收到的网络派费只有1元,直接造成了网点公司亏损0.5元,网点公司不得不倒贴承包区0.1元,总共亏损0.6元,因此,网点公司不得不压缩承包区的派费,承包区与网点之间有经营权费用划分标准协议,加上承包区又不能压缩派件员的派费,最终,承包区以罢工不派件的形式来威胁网点。
承包区是这样产生的,一级网点在品牌快递总公司加盟,加盟网点称之为一级网点,就是市级与县级,二级承包区或乡镇承包区就是在一级加盟网点的基础上,由当地快递公司老板自行开发的下属二级网点。
二级承包区多数以乡镇、开发区等小块区域存在,负责这一小块区域的快递收发等工作。一个一级加盟网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设立多数二级承包区。
每个二级承包区直接向一级网点缴纳加盟费、押金等一系列发件费用,受到一级网点的管制,在某些方面二级承包区是不向总部负责的,如果二级承包区出现重大事故导致快递品牌受损,一级加盟网点会受到牵连。
评语:品牌快递应该注意到,网点公司下设二级网点或者是二级承包,已经成为网点不稳定和市场竞争力细化的硬伤,因此,很多品牌快递对大型网点和网点下面的大型二级承包“扁平化”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痛点。
为什么二级网点或者是二级承包商会成为网点公司的痛点,首先是政策垂直市场的竞争力受到阻碍,然后是加盟费的平化与增收必然减少,最后是末端的布局与建设密度执行力不够,等等,因为,二级网点或者是二级承包不愿投资和不愿扩张市场已经是尾大不掉的障碍。

PART

03

末端由第三方掌控导致优化失败

引导文:快递行业的末端竞争已经成为网点公司“既爱又恨”的无奈事件,很多网点公司做驿站时,就是奔着省派费和商超化去的,问题是单一品牌快递不仅件量不够抵消人工成本与房租,大部分驿站亏损严重,而且,商超化也同样因为运营专业度不够产生亏损。
因此,很多网点公司乐见第三方投资建议驿站,这样,网点公司直接可以让专人投递第三方驿站降派费。
网点公司让专人投递第三方驿站,以此来降派费,在原理上想想是好事,问题是第三方投资方也是奔着利润而来的,第三方的目的并不是快递服务,而是商业交易,因此,末端失控讲的是末端由第三方随意涨价和拒绝服务。
例如:某网点处于大城市中心区域,末端由第三方与物业联合建设了驿站,自从顺丰快递的丰巢快递柜宣布按时收费以后,该第三方驿站收费从0.5元涨到了0.8元,而且,该第三方驿站在物业的配合下强行阻止所有快递网点的派件员进入小区,最后,派件员因为投驿站派费过高,原本派费1单1元整包投驿站赚0.5元的“轻松钱”优势,直接变成了收入仅0.2元的劣势,后果是大批派件员辞职。
最后,网点公司不得不亏损倒贴业务员0.3元投驿站派费,坚持了三个月,只能放弃退网。
评语:在快递行业,一二线城市中心区域网点都应该成为品牌快递关注的重点,这些“高房租,高人工,高末端”的三高地区如果不处理好,就会直接损害“产粮区”多年经营的市场口碑,因为当下的电商客户很现实,电商在快递员价格同等或差距不大的情况下,如果发件网点业务告诉客户,这儿不到那儿停发,就会影响全网所有网点公司的客户,客户随时会切换发货快递。
任何品牌快递如果不重视城市中心网点,品牌快递的口碑会在短短三个月之内在电商客户心中发生改变,苦的是产粮区。
结语:
当下的网点公司只想要合理派费补助和发货政策也很正常,因为,没有任何网点公司会在同行竞争中服输,必须说,多年的事业和身家性命在这行上,因此,网点公司对“画大饼”的省区开会和“打鸡血”的总公司培训极其反感也在情理之中。
关键是这个时代最残酷的一点是,就是网点公司与品牌快递如果不变革在下一个时代到来之前完成改革,就意味着该网点公司与品牌快递就会面临在下一个时代竞争大潮中被煎熬,被洗牌。
END
(0)

相关推荐